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张小泉剪刀厂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5月1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80余名学生来到东洲工业园张小泉剪刀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在“张小泉刀剪科教基地”,熊蕾、赵志华老师两名老师结合“张小泉”的核心文化“精良制作”、张小泉商标、产品以及剪刀制作的七十二道工序等内容,以张小泉剪刀厂的发展历程为切入口,讲述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


   这次专题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思政课“走读山乡,生活课堂”的实践教学活动之一。在参观中,同学们了解了“张小泉”剪刀厂的发展历程:从解放前的破产没落,到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获得了新生,再到改革开放后“张小泉”率先走向市场,成为首批市场经济改革的试点企业,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著名品牌。

 


   在现场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小泉刀剪科教基地”负责人与同学们就“张小泉剪刀厂百年来发展壮大的原因”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张小泉剪刀厂发展壮大的关键是党的坚强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自主创新并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本次活动就是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重要举措。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1-05-19浏览次数:496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