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3日,我校举行杭州市中华职业教育社温暖工程共富“领航计划”:杭科院—毕职院第三期交流班开班仪式。杭州市第十一届政协副主席、杭州市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周智林,杭州市中华职业教育社秘书长、杭州市党外代表人士服务中心主任张灵仙,杭州市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秘书长周彦兵,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池涌,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慧,我校党委书记谢列卫,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鹏宇,杭州技师学院教师、世界技能大赛冠军蒋应成,杭州市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娴出席仪式。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工矿建筑系、财政经济系负责人,我校相关职能部门、城市建设学院负责人和师生代表以及第三期交流班全体学生参加开班仪式。仪式由王鹏宇主持。
周智林代表杭州市中华职业教育社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授牌“乡村振兴领航学院”。周智林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民富裕的现代化,杭科院携手毕职院与行业企业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充分发挥了职教技能精准帮扶的优势,交流生项目长期稳步开展,为推进“领航计划”深化“温暖工程”做出了贡献。杭州市中华职业教育社将大力支持杭科院-毕职院对口帮扶发展,共同努力实现温暖工程共富“领航计划”的提质扩面,“灯亮一盏,光洒一片,为共同富裕提供扎实支持”。
谢列卫介绍了杭科院的发展概况和市政工程技术(智慧建造)专业群的双元育人特色,回顾了杭科院与毕职院在校院交流、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学生和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的丰硕成果。谢列卫表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高职院校要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产教融合、区域协作为重要手段,积极促进中西部地区和乡村人才链、产业链、生态链的耦合发展,交出教育共富、人才共富的时代答卷。“在两校下一阶段的合作中将进一步汇聚各方力量,深化技术技能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和现场工程师试点培养,努力把杭科院、毕职院的携手合作打造成助力乡村振兴的共富样板。”
池涌对杭州市、杭科院一直以来倾力倾情帮扶促进毕节和毕职院的发展表示感谢。自2018年来,毕职院与杭科院开展师生交流,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签订土建类专业群合作共建协议,形成了“1.5+1.5”校校企跨区域协同育人模式,联合培养了124名学生,惠及众多家庭,有效助力两省、两校发展。“杭科院与毕职院的深度合作,是推动东西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帮助学生更好成长的有效途径。”池涌还寄语第三期交流班学生,做到“勤学、苦硬、感恩”,成为“德业兼修知行合一校训与爱满天下学校精神的践行者”。
杭州市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杭州市的市政行业龙头企业,也是我校多年合作育人的校企合作单位,学校有多位毕业生已经成长为公司的骨干。王娴表示,公司在加入毕节对口交流项目后,会积极参与学生培养,形成“引人、育人、用人”的良性机制,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发挥好校友企业的力量,实现校企共赢发展” 。
蒋应成是一名从云南省保山市走出来的世界技能大赛冠军。他与毕节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成才之路,鼓励同学们“精进技能,站稳脚跟”,不辜负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的大好年代,为自己的家乡、为杭州这座包容的城市做出贡献。
杭科院-毕职院第一期交流生代表万景发毕业后留在杭州工作,目前在腾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工程师助理。万景发表示,两校交流生项目为像他这样的普通学子提供了拓展人生道路的机会,“杭州是一所温暖之城、人才之城,我在杭州打拼,让我在毕节的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我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我在杭州学到的知识,如果能分享给我家乡的朋友,让毕节也像杭州一样发展起来、兴盛起来,就能让更多人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我校城市建设学院为杭科院—毕职院第三期交流班的42位同学安排了丰富多彩的“适应周”教育活动。聆听开学“第一课”,参观校史馆、陶研馆、实训基地,感受杭科院的行知文化;乘坐杭州地铁,参观亚运场馆,看一看杭州的新发展新气象。第三期交流班班长周春华说,亚运场馆有着“浓浓的杭州味道”,大小莲花展现了杭州人民的团结之美;而走近校史馆、陶研馆张贴的那一张张老照片,仿佛亲眼见证了杭科院那一段段辉煌的历史。他表示自己一定会加倍珍惜和努力,“不辜负两校老师的期望,做一名有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