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任中共建德县委书记——童祖恺

时间:2015-05-26浏览:458

 
童祖恺(1907—1930),字瑞梅,化名董超,浙江建德大洋人。19228月考入浙江省立第九师范学校,系我校本科五年制第六届学子,于1927年6月毕业。1925年初就进步思想影响,接受革命思想教育。“五卅惨案”爆发后,童祖恺与进步同学一起积极响应全国和省学联的号召,积极参加演讲、查抄日货、罢工、罢市、罢课等活动。成立浙江省立第九中学学生自治会,积极投入反帝爱国运动,成为当地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任国民党建德县党部监察委员,领导全县农民运动。1927年3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他仍在建德县大洋一带坚持地下斗争,组织农民协会。同年9月成立中共建德县委,任书记。19281月被捕,囚禁杭州浙江陆军监狱,因身份未暴露,1226日被保释放,仍任中共建德县委书记,坚持开展党的工作。1929年7月16日写成《浙西现状报告》向中央汇报,对浙西革命工作提出了积极建议。
 
19299党组织调他到上海工作。19305童祖恺奉命回建德组织领导农民武装暴动,任暴动政治部主任兼大洋大队政治委员。暴动失败,因人告密,同年719日在桐庐县迎春旅馆不幸被捕。727日在建德县梅城南门码头慷慨就义,时年二十四岁。建国后,人民政府追认童祖恺为革命烈士。
 

我校师生在童祖恺就义处——梅城南门码头悼念革命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