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杭科院人一起快乐,奔跑!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长跑协会成立记
这个学期,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田径场上出现了几位身着统一的蓝色服装的人,他们不是两两协助做着跑前拉伸运动,就是相互交流,对着正在跑步的同伴指点着什么。跑道上也都是他们的身影,跟学生一起一圈圈地刷着400米的跑道。如果有新的同伴加入,不用过多的交谈,一个点头,就脱下外套,加入跑道上刷圈的队伍。他们的衣服上都有一个红色奔跑的小人的标志,上面写着“杭科乐跑团”。
从“单干”到组成“马营”
最近几年,马拉松运动越来越热,马拉松比赛也从小众变成了人民参与的活动。杭科院校园里也不乏长跑爱好者,他们有的是为了锻炼身体,有的是因为想要减肥,或者只是因为爱好跑步,他们中陆续有人参加马拉松比赛,成了校园小有名气的“跑马者”。旅游学院的汤洪庆、余云建两位老师就一起参加了2018年杭州马拉松的半程比赛。正是那个时候,他们两位和校内学生长跑爱好者张杰组了个名叫“马营”的微信群。没过多久,刚开始练长跑的几位老师也被“拖”进了这个群。大家一起交流跑步的经验,相互督促鼓励,这个以马拉松训练营为目标的微信群就这么形成了。群里有跑过几次马拉松的“大神”,也有刚开始练跑步的“小白”,在马营里,大家每天跑步打卡,不论距离长短,速度快慢,只要打卡,都会得到队友们的点赞。


从“马营”到成立“乐跑团”
不到两个月,原来4,5个人的“马营”已经有了将近30人的规模。学生中的长跑尖子,教工中的运动达人,健身爱好者都加入了“组织”。马营也真正成为了杭科院马拉松爱好者的大本营。大家商量,既然有这么多的老师、同学都喜欢跑步,干脆成立一个协会,正式成立组织。在各位马营成员各显神通,写成立协会申请、设计会旗、会徽,邀请新队员入会,10月,经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工会批准,杭科院教职工长跑协会正式成立。跑团还有自己的名字叫“杭科乐跑团“,队徽是由英文字母L(乐)和P(跑)组成的一个奔跑中的小人。
马营里的几位先行者,开始频繁的参加各种马拉松比赛,2019湘湖半程马拉松,马营里4名老师和2名学生一起参赛,接着是建德马拉松、杭州马拉松、绍兴、桐庐、千岛湖……杭科乐跑团队员的身影出现在杭城周边几乎全部的马拉松赛场上。
今年10月,马营的成员王雁君、王静、张泽华、钱伟、张满东、董振虎等教师代表学校参加了杭州市第十九届教职工运动会,他们在800米,1500米等项目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钱伟老师还代表乐跑团,参加了学校第十二届运动会的5000米的比赛,和比自己年轻一半的年轻人同场竞技,学校官方公众号还作了专门的报道。
“杭科乐跑团”的旗帜已经飘扬在杭科院的校园之外。

让更多人一起跑起来
目前,当初只有4个人的“马营”已经有了40几人的规模,群里有学生,有老师,有跑界大神也有自封的“跑渣”,大家因为热爱走到一起,因为“乐跑团”一起快乐奔跑。最近几天,气温骤降,正是大家都想懒床的时候,每天6点,杭科院的田径场上,一定会有乐跑团队员的身影;每天中午,训练场上,乐跑团成员三三两两地在练习核心力量,切磋跑步经验;每个周末,成了乐跑团成员最忙,也是最快乐的时间。大家结伴出行,游走各个城市,参加各种马拉松比赛,参与市里主办的毅行公益活动。一周的跑量多少,大家暗中较劲;这次谁又PB(取得个人最好成绩)了,大家都会开心好久。“下次比赛要跑进145”,每个人又暗自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再练一个星期,下周检验成果。队员们上下班去地铁站也不再借用其他交通工具了,“一两公里,跑一下就到了,顺便还能打个卡”。

每天都在群里“打卡”成了乐跑团成员都习惯,每天在群里交流跑步经验,相互鼓励,督促也是乐跑团的良好氛围。跑团发了队服,让大家更有仪式感,身着队服打卡成了新风尚。在校园里,看到蓝色的队服,确认眼神,“是自己人”。
每天,杭科乐跑团的微信群都在增加人数。协会也想各种办法,鼓励大家跑起来,对每个月打卡的前几名,进行张榜公布,并进行奖励。跑团成立不久,但已经是捷报频传,刘浩东、傅煜杰两位同学包揽了本次校运动会1500和5000米的前两名,刘浩东同学更是打破了尘封将近20年的5000米校运会纪录。他们两个还在湘湖马拉松赛中分别取得国际组第19名和杭州本地组20名的好成绩。钱伟、汤洪庆、余云建分别在杭州和绍兴马拉松中完成了42.195公里的全程比赛。半程比赛中突破2小时大关的跑团成员也越来越多。

让更多的人跑起来,是协会成立的初衷。快乐,奔跑,是每位跑团成员的目标。如果你在哪次比赛场上,看到蓝色乐跑团的队员,请给他们加油。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杭科乐跑团,和他们一起快乐,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