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乘势而上!杭科院四届二次“双代会”胜利闭幕
6月25日下午,我校四届二次“双代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校党委书记范朝辉等党政班子成员出席开闭幕式,104位正式代表、34位列席代表参加会议。
范朝辉致闭幕词,他对各位代表在会议期间展现出的主人翁精神和对学校事业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予以肯定,并进一步强调了2024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并代表学校党委对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要讲政治、顾大局,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要坚定目标、稳中求进,步履坚实地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三要以人为本、携手聚力,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百舸争流,弄潮儿勇立潮头;风过隘口,奔跑者乘势而上。”范朝辉强调,杭科院的发展,是全体杭科人共同的事业,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都是学校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广大教职员工要携手并肩,接续奋斗,聚力创新,迸发激情,以高度的热诚投身学校建设发展,共同为实现‘创一流、竞百强’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为杭科院的辉煌未来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委副书记寿伟义在开幕词中指出,本次大会是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在学校胜利召开第二次党代会,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全力争创国家“双高计划”院校、开启“创一流、竞百强”新征程的重要节点召开的一次“双代会”。本次大会的召开,是广大教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特殊意义,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促进学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委委员、副校长赵悦林代表校长温正胞向大会作了题为《聚焦新目标 推进新发展 全面开启学校“创一流 竞百强”新征程》的校长工作报告。他指出,过去一年多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委、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关于“杭科院‘创一流’”的工作要求,有力有序推进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年度目标任务和年度党政工作要点落实,在开启学校“创一流”内涵建设行动计划二期、杭州开放大学建设、优质完成服务保障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工作任务等十个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赵悦林进一步强调了学校2024年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奋力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对标国家“双高”标准,聚力打造专业高地;坚持政校产教协同发展,聚力打造产教融合高地;强化引培结合,聚力打造人才高地;深化两教融合,高质量推进杭州开放大学建设;加强数字赋能,持续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强化责任落实,筑牢校园安全稳定防线。“学校要全面落实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开启‘创一流’事业发展新征程奋楫笃行,在浙江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示范省和杭州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范例中勇担使命、勇当先锋、更好贡献杭科院力量。”
工会副主席柳浒作学校工会工作报告。他回顾总结了校工会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成绩和工作亮点,并表示,2024年,校工会将坚决履行好工会的政治职能,以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为统揽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对换届后产生的新的工会干部队伍开展系统性学习培训,“将按照上级工会要求,以‘行知工社’品牌建设为抓手,准确把握工会工作发展的新要求和教职工的新期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会服务教职工的能力。”
大会听取了第四届“双代会”提案工作小组组长马永良作的四届一次“双代会”提案办理工作报告,听取并审议了计划财务处处长徐磐作的学校财务工作报告,大会还审议了工会财务工作报告和工会经审工作报告。
主席团会议
分代表团小组讨论会
分代表团小组讨论会
分代表团小组讨论会
分代表团小组讨论会
分代表团小组讨论会
分代表团小组讨论会
会议期间,大会召开主席团会议和分代表团小组讨论会。全体代表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率、扎实履职尽责,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共向大会提交提案20项。经认真梳理、分类、汇总后,大会正式立项17项,另有3件作为工作建议提交相关职能部门。大会闭幕后,提案工作小组将对提案进行进一步分析,并依据提案问题的属性,提交有关职能部门研究处理。提案工作小组组长马永良表示,提案的处理和落实,将更广泛地凝聚广大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为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更高质量地推进第二轮“创一流”内涵建设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朝着全面建成全国一流高职院校和开放大学赓续奋进。
大会以举手表决形式一致通过了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议(草案)。决议号召全校教职员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踔厉奋发,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推动学校综合办学实力显著性增强、内涵建设成果突破性进展、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跨越式提升,全面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一流高职院校和开放大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