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学时数: 38 理论环节学时数:16 实践环节学时数:22
学分:1
使用专业:全院各专业
开课单位:公共教学部政治教研室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教育部要求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是我院全日制高职学生的必修课,是一门公共基础课。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对于学生就业及人生发展都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水平,力求使大学生在走向职业生活之前,从观念、心态、知识、技能、品质、习惯等各个方面做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各种准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才观、择业观,正确认识和塑造自我,在职业生涯的规划过程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职业与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均达到以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本课程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要按照课程的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除了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资源之外,还需要使用相关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工具,包括职业测评、相关图书资料等;可以调动社会资源,采取与外聘专家、成功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