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职业教育新征程,齐心聚力育“匠”才, 2022年4月至5月,旅游管理学院开展了“职业素质养成月”主题教育活动,从职业形象塑造、职业行为养成等方面入手,推动学风建设和“旅游人”职场文化培育。
提升职业技能,增强职业竞争力
为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适应职场沟通交流需要,旅游管理学院开展了“英语口袋书”活动,动员全体2021级学生利用早自习进行专业英语晨读打卡。截至目前,该活动共计343人参与,累计打卡2360次。
会展专业英语教师谭梦娜是本次活动的“策划人”,“英语会话能力是旅游专业学生的职场基本功之一,希望通过打卡活动提高同学们早自习的利用率,既锻炼了英语口语又让每天的学习生活有个充实的开端”。
酒店2124班乌可昕是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她在谭梦娜老师的指导下,负责挑选符合旅游场景的英语口语会话内容,每日发布在学习打卡群里。“我们即将去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实习,一定会经常使用到英语。晨读打卡活动在学院里营造起了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能帮助大家养成坚持学习的习惯。”
塑造职业形象,增强职业认同
4月以来,旅游管理学院的各个流媒体平台都在滚动播放文明礼仪视频,学院官微还开设了“职业礼仪小课堂”栏目,定期推送职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营造线上、线下“职业素养”同步宣传氛围。学院将每周三固定设置为“职业礼仪日”,引导学生着职业装,体验职场生活。
“穿上高跟鞋我的脚就不是我自己的了。”酒店2002班鲍柔伊表示,按照酒店职业标准来着装,明显不如生活着装那么自由、随意,“更有约束感、庄重感”。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师马雁飞是高级礼仪培训师,在“职业素质养成月”中她指导“职业礼仪工作室”的同学们排练了职业礼仪操,更在课堂内外向同学们传授行走、站立、进出电梯等职场情境下的礼仪要点。“着装在形,礼仪在行,我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能体现专业素养。”马雁飞说,希望通过每周三的着装礼仪体验强化同学们的职场身份认知,从点滴做起,传承好中华礼仪。
培养职业习惯,展示职业风采
以星级酒店标准整理寝室,将寝室卫生情况计入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平时成绩;用镜头记录下身边同学的职业风采,通过照片和视频寻找最美“礼仪人”……旅游管理学院的“职业素质养成月”主题教育活动尝试将职业素养培养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共吸引250余名在校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收到各类作品65件。
在“职业素质养成月”颁奖典礼暨活动总结大会上,徐得红副院长、汤洪庆副院长为“寻找最美‘礼仪人’、寝室文明小剧场”等活动中获奖的同学颁奖。党总支书记戴雯表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希望全体学生秉持职业精神、弘扬职业理念、锻炼过硬本领,争当素养过硬的“旅游人”,开创精彩的职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