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系(部)、院及有关处室:
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高专组)交流评审会将于7月14-15日在杭州玉皇山庄召开(详见附件)。会议将交流部分2007年立项项目的研究进展,评审产生2009年拟立项的项目,是我们向兄弟院校学习的非常难得的机会。请各有关部门选派骨干教师和教研室主任等前往观摩学习,其中09年度校级课题的负责人应优先考虑。两天的议程非常丰富,各部门可选择本部门观摩的具体议程,在议程开始前5-10分钟组织人员入场,并坚持议程始终。观摩人员的交通和午餐由各部门自行解决,具体人员名单请于13日中午前报教务处。
联系人:董培军,电话:88935021。
E-mail:dpj@mail.hzou.edu.cn
特此通知。
教务处 |
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
关于召开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交流评审会的通知
各高职高专院校: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交流评审工作的通知”(浙教电传〔2009〕121号)文件精神,受浙江省教育厅委托,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定于7月14-15日在杭州玉皇山庄召开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高专组)交流评审会,现将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参会对象
院校领导、教学管理(研究)部门负责人或骨干教师3人。本次会议向广大高职高专院校开放,欢迎2007年立项项目与2009年申报项目汇报人参会。
二、会议主要内容
(一)部分2007年立项的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实践进展汇报交流;
(二)2009年项目的推荐评审。
具体项目可参阅“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交流评审工作的通知”(浙教电传〔2009〕121号)。
三、参会要求
(一)按省教育厅要求,请需汇报交流的2007年项目及2009年申报项目准备5分钟的PPT,并提交有关项目简介材料一式20份(也可用中期进展汇报表及今年改革实践类申报表),材料请直接带至会上,交由本委员会秘书处。原则上,汇报与答辩时间不超过8分钟,须由项目负责人本人汇报、交流。
(二)请本委员会各理事单位推荐一名专家参加项目评审,要求为具有高级职称的院校长、分管教学副院校长、教学管理(研究)部门负责人或骨干教师,原则上在研项目或申报的项目负责人不宜推荐为评审专家。
(三)请各院校在“会议回执”(附件1)上填写相关信息,并于7月7日前将会议回执以传真或E-MAIL的方式发至本委员会秘书处。
四、会议初步安排
会议初步安排详见附件2,如有变动另行通知;项目汇报交流顺序按教育厅文件序号安排(2009年项目原则上按专业类别分为两组进行汇报),详见附件3。
五、会务费
报到地点设在杭州玉皇山庄(杭州西湖区玉皇山路74号)大厅,会务费600元/人,住宿自理。
六、会议联络
联系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教务处:徐烨老师;
联系电话:0571-86739198,13067995096;
传真:0571-86739198; E-MAIL:xuyework@yahoo.cn
本通知可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网(www.zjfc.com.cn)的“高职研究会”栏目下载。
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
2009年7月2日
附件1:
会议回执
院校名称 | ||||||
参会代 表姓名 | 性别 | 部门/职务/职称 | 电话 | 手机 | EMAIL | |
推荐评审专家姓名 | 性别 | 部门/职务/职称 | 专业特长 | 电话 | 手机 | EMAIL |
□人文经管体艺类 □理工农医类 | ||||||
住宿要求 | □13日 □14日 □15日 所需房间数 |
附件2:
会议初步安排表
时 期 | 时 间 | 主 要 内 容 | 主 持 | 地 点 |
13日 | 下午 | 报 到 | 杭州玉皇山庄 | |
14日 上 午 | 9:00 | 召开评审委员会工作会议 | 评审委员会主任 | 杭州玉皇山庄九洲厅 |
9:30-9:45 9:45-9:55 | 浙江省教育厅领导讲话; 省新世纪教改项目评审委员会主任讲话 | 评审委员会副主任 | 杭州玉皇山庄九洲厅 | |
10:00-12:00 | 2007年新世纪教改项目负责人汇报、交流 | 评审大组组长 | 杭州玉皇山庄九洲厅 | |
12:00-13:00 | 中餐 | 杭州玉皇山庄 | ||
14日 下 午 | 1:30-5:00 | 2007年新世纪教改项目负责人汇报、交流 | 评审大组组长 | 杭州玉皇山庄九洲厅 |
15日 上 午 | 8:00-12:00 | 1.2009年新世纪教改申报项目负责人汇报、评审(一组) 2.2009年新世纪教改申报项目负责人汇报、评审(二组) | 评审一组组长 评审二组组长 | 杭州玉皇山庄闻莺阁 茗香阁 |
中 午 | 12:00-13:00 | 中餐 | 杭州玉皇山庄 | |
15日 下 午 | 1:30-4:30 | 1.2009年新世纪教改申报项目负责人汇报、评审(一组) 2.2009年新世纪教改申报项目负责人汇报、评审(二组) | 评审一组组长 评审二组组长 | 杭州玉皇山庄闻莺阁、茗香阁 |
4:30-5:30 | 召开评审委员会会议 | 评审委员会主任 | 杭州玉皇山庄闻莺阁 |
附件3:
项目汇报交流顺序安排
2007年立项项目汇报顺序
序号 | 学校 | 项 目 名 称 | 主持人 |
1 | 浙江教育学院 | 校企合作模式下经营类专业群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苟建华 |
2 |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 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农民大学生培养模式研究 | 方志刚 |
3 | 浙江警察学院 | 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 管满泉 |
4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 现代银行新柜员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吴胜 |
5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 模具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 罗晓晔 |
6 |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 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快乐学习法探索与实践—内隐学习理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应惠芬 |
7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示范性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管理制度建设研究 | 任君庆 |
8 | 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 | 卫生职业教育集团化机制探索与实践 | 陈健尔 |
9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复合型服装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毛大龙 |
10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丁金昌 |
11 | 绍兴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产学结合四项贯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 郦昕阳 |
12 | 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 | 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中英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 蔡溢 |
13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 经济全球化环境下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张建荣 |
14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开发 | 袁妹 |
15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认证研究 | 杜世禄 |
16 |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建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依托市场,以项目为载体”的教改模式 | 陈明 |
17 | 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 | 高职高专化工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 胡伟 |
18 |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 陈民新 |
19 |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 工学结合课程范式开发与实施研究 | 王炜波 |
20 |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 创新学分制、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新体系 | 程坚 |
21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港杭强省”的高职物流专业建设实践与研究 | 朱惠君 |
22 |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 基于企业项目实战的软件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训体系研究与实践 | 梁曦 |
23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 徐金寿 |
24 |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医学及相关技术类高职高专教育与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陈增良 |
25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交通土建类专业教学标准及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构建与实践 | 金仲秋 |
26 |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创新与实现机制研究 | 徐丽 |
27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先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亦厂亦校"模式研究 | 陈国方 |
28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分类化”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 秦虹 |
29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贺星岳 |
30 |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 基于大学科技产业园形式的高职生产性实训的探索与实践 | 马强 |
31 |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建设和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 童学敏 |
32 |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 基于流程重组(BPR)的导游专业教学改革模式创新 | 张建融 |
33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高职自动化专业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金文兵 |
34 |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汽车类专业实训教学设备开发研究 | 陈开考 |
35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 实践教学市场化-构建高职影视表演专业“零距离就业“实践教学模式 | 何志云 |
36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丁夏君 |
37 |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通信类专业“专业集成”式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倪筱琴 |
38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民办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 杨进发 |
39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教育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赵淑桐 |
40 | 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 | 校企深度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散晓燕 |
41 | 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 | 舰船电站模拟开放式实践教学改革与应用 | 陈忠维 |
2009年项目汇报顺序(一组,人文经管体艺类)
序号 | 学校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
1 |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职课程改革行动研究 | 黄春麟 | |
2 |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的高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 周叶芹 | |
3 |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 胡海英 | |
4 |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省连锁门店店长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开放平台建设 | 孙玮琳 | |
5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 基于“明理学院”平台的高职学生素质提升模式构建 | 李逸凡 | |
6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 高职国际商贸类专业“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章安平 | |
7 |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与质量监控研究 | 张 红 | |
8 | 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 | 基于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的师范教育模式反思性研究与实践 | 贵志浩 | |
9 |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仿真模拟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 朱芝洲 | |
10 |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 基于经济管理类“三四九”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 刘庆生 | |
11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体系构建与实践 | 黄云碧 | |
12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商业实战化的门店营运管理教学改革与实践 | 夏春玲 | |
13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院校“体验式”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 黄道平 | |
14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行业平台的顶岗实习模式 的研究与实践 | 葛惠民 | |
15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真实情境、仿真模拟和实物模型的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 徐公芳 | |
16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院校“分层联动”机制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改革与实践 | 蔡泽伟 | |
17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依托影视制作行业协会平台的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徐健民 | |
18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素质培养实践探索 | 薄纪康 | |
19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 音乐表演专业以表演艺术团为载体的重奏(唱)合奏(唱)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 黄明智 | |
20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 高职表演艺术专业教师舞台展示考核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 王涛 | |
21 | 浙江教育学院 | 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汉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周明强 | |
22 | 浙江教育学院 | “分段式模块项目化”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 | 张跃西 | |
23 |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 会计专业“四段递进式”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季光伟 | |
24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 邱开金 | |
25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以知识产权服务园为载体,产学合作开展高职知识产权教育的实践探索 | 台新民 | |
26 |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孵化推动机制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研究——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罗晓芳 | |
27 |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企业全程导入下“三练”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陈江伟 | |
28 |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 法律事务专业“以真案实例为载体,诊所实训与模拟演练相贯通”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 闵敢 | |
29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公司制实践导向“素能”协同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研究 | 李太武 | |
30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应用文写作“三讲两练”和“教师下水”课程体系研究 | 张苏 | |
31 | 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 | 应用型卫生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 郭春燕 | |
32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设计工作室制的现代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方东傅 | |
33 |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 校企合作,共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体系 | 苑晓峰 | |
34 |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胡桂英 | |
35 |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 体育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构建 | 倪雅娟 | |
36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习领域系统化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靳荣利 | |
37 |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财经类毕业综合实践报告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 | 程博 | |
38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教育工程技术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王振洪 | |
39 |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实训创业平台的“实岗实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杨悦梅 | |
40 |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学习策略意识的层级培育与学习活动的适度自决——基于电子档案袋(E-Portfolio)的高职英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 吴昌提 | |
41 |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 工学一体化的烹饪专业学生校外实习模式创新研究 | 金晓阳 | |
42 |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出境领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 袁青 | |
43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校企合作校园网络运维校内顶岗实习的改革与实践 | 戎成 | |
44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优化)与实践 | 柴勤芳 | |
45 |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 影视制作服务工作室的研究与实践 | 宁长城 | |
46 |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 高职《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 宋兆宽 |
2009年项目汇报顺序(二组,理工农医类)
序号 | 学校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
1 |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产品生产过程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天然产物生产与实训技术》为例 | 陆 旋 | |
2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以学习情境为载体的《机械零部件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 | 张金美 | |
3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类工学结合课程学习评价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 赵永华 | |
4 | 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 | 化工过程综合技能工学结合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谢建伟 | |
5 |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 多元文化下的“数字插画”课程群教学改革 | 许金友 | |
6 |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 基于校企合作的水利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与实践 | 董邑宁 | |
7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项目化驱动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基于制作类应用软件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 李永平 | |
8 | 绍兴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校企合作 建设“开源”课程体系 培养高职软件外包人才 | 沈华峰 | |
9 | 绍兴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提高高职学生毕业综合实践效果的研究与实践 | 陈建芳 | |
10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服装“品牌育才”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服装项目课程开发 | 张福良 | |
11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群工作标准研究 | 刘俊龙 | |
12 |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 面向农村信息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 尹学松 | |
13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数控维修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陈子珍 | |
14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 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水工混凝土材料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刘进宝 | |
15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 构建现代工程制图技术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徐跃增 | |
16 |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行动导向”下中药制剂生产项目化实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 王明军 | |
17 |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基于问题解决的高职《医药统计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 虞峰 | |
18 |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虚拟实验室的C语言实践教学改革 | 俞淑燕 | |
19 |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高职培养目标下的数学素养 及其培养模式的探究和实践 | 吴菊凤 | |
20 |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 | 冯永巍 | |
21 |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服装类专业“五位一体”课程体系创新改革与实践 | 黄格红 | |
22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1+1”模式核心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 韩承江 | |
23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库建设 | 杜永兵 | |
24 |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高专制造类专业实训教学企业化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 李立 | |
25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协作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秦学礼 | |
26 |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园艺技术项目课程设计与实践 | 金啸胜 | |
27 |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 高等数学与科学计算——高职数学课程的改革 | 王君丽 | |
28 |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 校企共建安全防范技术专业校内工学结合实践教学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 高福友 | |
29 |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 “工学结合、跟工顶岗”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 吴继伟 | |
30 |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 机械加工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发及运行研究 | 张国庆 | |
31 | 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研究和实践 | 卢建刚 | |
32 | 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计算机应用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的CBE模式实践 | 黄莺 | |
33 | 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 | 以模拟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为主线创建护理专业机能学实践教学新体系 | 况炜 | |
34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 透析高职电子设计与制作竞赛职业标准,推进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 崔立军 | |
35 |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内容整合及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 周述积 | |
36 |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 高职农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为例 | 徐和昆 | |
37 |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群开发实践研究 | 崔晓军 | |
38 |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体系设计的改革尝试 | 冯万君 | |
39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研究 | 王建干 | |
40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Linux网络服务》课程情景任务驱动模式教学实施方案 | 王鹏飞 | |
41 | 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 | 航海技术(本科)专业特色及课程设置研究 | 王金堂 | |
42 | 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 | 无线电导航仪通用仿真模块及其应用研究 | 陈萱华 | |
43 |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农村社区医生“定单式”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陈勇 | |
44 |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高等卫生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 高越明 | |
45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教学做一体”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 李旭升 | |
46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岗位需求的数控专业学生能力培养 | 吴晓苏 | |
47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 学生在项目化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 田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