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记者 黄洪连 通讯员 俞巍
2016这一年,就如同那些坚守信念的工匠一样,杭州社区大学通过多次尝试与探索,用若干个“第一次”,梳理了成立10余年以来的社区教育积累,也在不经意间引燃了社区教育的改变。
架设社区教育共建平台
关键词:
“社区学院院长工作会议”、“区县社区教育工作调研”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在继续加强与各县区市社区学院工作联系的基础上,大家齐心协力,共建杭州市社区教育工作平台,系统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推动杭州市社区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在社区大学组织召开的区县(市)社区学院院长工作会议,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小红这样说道。2016年初的这次会议,奠定了杭州社区大学全年工作的主基调,也明确了社区大学这一年工作的重要目标。
会后,社区大学通过高效的工作,完成了杭州地区所有区县社区学院的工作调研,在调研中,学校充分考察了不同地区的人群特点和地域特色,并充分了解了相关地区社区学院的工作模式和特点。
关键词:
“特定人群教育培训”、“服务下基层”
教育培训工作是杭州社区大学的传统办学内容之一,2016年,在社区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针对教育培训需求人员的不断增加的局面,社区大学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在做好已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开辟新的教育培训领域,为多个不同需求的人群,定制各类教育培训。
强化退役士兵人群的继续教育服务,明确了以“就业创业”为核心的建设思路。
(杭钢集团现场员工技能培训)
面对杭钢集团400余名即将分流的员工,为确保其再就业工作的稳定推进,学校针对此类人群年龄大、层次复杂、学习基础参差不一的特点,特别定制了会计实务技能培训及消防从业培训。
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坚持服务基层的工作理念,面对不同地区和人群的需求,努力扎根基层,服务一线人群。这一年,学校相继在大江东临江街道、新湾街道、河庄街道现场开展教育培训,为大江东企业一线工人和社区居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000人次。
关键词:
“校企合作”、“杭州图书馆挂牌”、“工匠库评选”、“菁英讲师评选”
这一年中,社区大学不断尝试跨领域的社区教育办学合作,有效辐射社区教育在全社会的影响范围,从而让社区教育“人人可学、处处可学”的理念深入人心。
与浙江美浓世纪集团、杭州醇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量大知名企业的合作办学,是这一年来学校的重点推进工作之一。
去年5月,学校在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牵头与协调下,与杭州图书馆签署“推进终身教育战略合作协议”,挂牌成立了杭州社区大学杭州图书馆分院,把青少年作为重点服务人群,以艺术、音乐、国学等项目为主要内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公益性学习活动。
同时,为继续扩大社区教育的影响力,提高社区教育服务的多样性。学校有效利用杭州学习网、“e求学”微信公众号等自主建设的社区教育公共服务载体,与经济开发区总工会、杭州日报合作,相继推出“下沙工匠库”建设及评选、向阳花开杭城“菁英讲师”评选工作。
关键词:
“系统化”、“多个服务子平台的统筹规划”
而这一年,学校在以往的基础上,再度加强市民数字化学习服务平台项目的建设力度,采取系统化建设的思路,对整套学习服务平台予以更加合理、科学地规划与定位,完善资源整合,统筹管理模式,丰富整体架构,补充创新内容,最终形成了管理更加完善、服务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的平台建设与运行模式。
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包括建设平台微信版、建设统一的学习资源库、持续打造好传统品牌项目“杭州市民大学堂”节目,并对多个服务子平台进行统筹规划、针对社工、退役人员等特定人群重点建设。
目前,整个学习服务平台注册用户14000多人,在线课程709门,视频资源20000多分钟,实现了用户和资源数量的双增长。
关键词:
“公益活动”、“青少年、老年人”
这一年中,杭州社区大学举办了多场公益活动及讲座,面向多个区域,服务人群涵盖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等多个群体——
5月,中国美院著名教授徐明慧受邀来校为广大青年艺术爱好者做了艺术绘画专题讲座;
6月,九三学社杭州市科技讲堂专家赵海燕博士来校为来自西湖区各街道的中老年人做了夏季养生讲座;
12月,新年少儿体育狂欢派对在学校举行,40余组家庭参加。
与此同时,2016年下半年开始,学校与杭州老年电视大学合作举办了《智能手机技术应用》培训班,120余名退休老人到校参加培训,教学现场气氛热烈。
(少儿体育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