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标准-模具设计师

发布时间:2012-10-17

 

模具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标准
1.1职业名称
    模具设计师。
1.2职业定义
    从事企业模具的数字化设计,包括注塑模与冷冲模,在传统模具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应用数字化设计工具,提高模具设计的质量,缩短模具设计周期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三级模具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模具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一级模具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空间想像力、表达能力和团体合作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
    大专毕业(或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计划确定。技能培训期限:三级模具设计师不少于280标准学时;二级模具设计师不少于320标准时;一级模具设计师不少于336标准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是三级模具设计师的教师应具有二级模具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二级模具设计师的教师应具有一级设计师的教师应具有一级模具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专业(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年以上。
  1.7.3培训场地与设备
     可容纳20~25名学员的专用培训教室,并配备计算机、教学投影仪、教学互动网络连接控制台,配有相关通用机械CAD/CAE和模具CAD/CAE软件,具有宽带上网条件。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和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 三级模具设计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2)具有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技工学校、技师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3)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
(4)具有其他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5)具有其他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经三级模具设计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 二级模具设计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
(2)取得三级模具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三级模具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二级模具设计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5)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取得三级模具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6)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得三级模具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二级模具设计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7)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 一级模具设计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9年以上。
(2)取得二级模具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二级模具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一级模具设计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专业能力考核采用实际操作或模拟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二级模具设计师、一级模具设计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专业能力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综合评审委员不少于5人。
   1.8.5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120min;专业能力考核时间不少于180min;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30min。
   1.8.6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专业能力考核在配备必要设备或专用考试模拟设备的专用教室进行。
2. 基 本 要 求
2.1职业道德
2.1.1 基本职业道德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遵守法律、法律和有关规定。
(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责任心。
(3)严格执行设计程序、设计标准与工作规范。
(4)工作认真,团结合作。
(5)尊重知识产权,严格执行安全保密规程。
2.2 基础知识
     2.2.1 基础理论知识
(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知识。
(2)国标、部标、企标知识。
  2.2.2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1)冷冲模、注塑成型知识。
     (2)冷冲模、注塑结构知识。
     (3)冷冲模、注塑设计知识。
     (4)常用模具材料知识。
  2.2.3 模具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1)模具通用零件加工工艺知识。
  (2)模架加工工艺知识。
  (3)模具工作零件加工工艺知识。
  (4)模具零件的热处理知识。
  (5)模具零件的电控加工知识。
  2.2.4 模具装配与调试基础知识
  (1)冷冲模装配知识。
  (2)注塑模装配知识。
  (3)模具调试知识。
  2.2.5 模具质量管理知识
  (1)企业的质量方针 。
  (2)设计标准与质量要求。
  (3)设计质量检验知识。
  2.2.6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知识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三级模具设计师、二级模具设计师、一级模具设计师的能力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一级模具师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能力要求
相关知识
 
 
 
 
 
 
一、
 
 
(一)收集与分析技术资料
 
1.能分析国内,国外最新模具设计技术
2.能建立本企业模具设计标准与规范
3.能进行模具经济性分析
 
 
1.模具设计标准与规范知识
2.成本分析知识
 
 
(二)确
 
  艺

 
 
任选
 
 
 
 
其一
 
 
1.能进行三工序以上复杂冲压件的成型工艺分析
2.能制定三工序以上复杂冲压件的成型工艺
 
 
复杂冲压件加工工艺知识
 
 
注塑模
1.能进行大型、高精度、高寿命、高效复杂注塑件成型工艺分析
2.能制订大型、高精度、高寿命、高效复杂注塑件成型工艺
 
 
复杂注塑件加工工艺知识
 
 
二、
    步
 
(一)工
 
 
任选其一
 
冷冲模
1.能进行复杂冷冲压件的成型工艺计算
2.能进行复杂冷冲模的成型工艺计算
 
冲压工艺计算知识
 注
1.能进行复杂注塑件的成型工艺计算
2.能进行复杂注塑模的成型工艺计算
 
注塑工艺计算知识
(二)结构布局设计
能审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
模具总体设计知识
    三、
(一)标准零件选用与建模
1.能提出企业模具标准零件三维库的建设规划
1.企业模具标准件知识
2.三维零件建库知识
 
 
 
(二)非标准零件设计
1.能分析复杂制件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2.能审定复杂模具非标准零件参数化模型与选用的材料
3.能审定复杂模具的非标准零件的可加工性
 
1.各类模制件可加工性分析知识
2.复杂模具非标准零件的设计、使用知识
 
 
 
 
 
 
 
四、
 
(一)标准模架选用
1.能提出企业标准模架库建设规划
2.能对企业标准模架库行技术审定
1.选用模架知识
2.标准模架建库知识
 
(二)审定模具总装配模型
1.能对复杂模具的装配模型进行技术审定
2.能进行复杂模具的运行分析
1.三维装配建模知识
2.装配运动分析知识
 
(三)
审定
模具
总装
配二
维图
 
 
 
任选其一
 
冷冲模
1.能审定模具装配的二维工程图
2.能审定、修改冲压工序图
3.能审定、修改冲压排样图
 
 
1.装配图生成知识
2.冲压工序、排样图知识
注塑模
能审定模具装配及零部件的工程图
注塑模具装配结构知识
 
(四)产品成型过程仿真
能分析与处理成型过程数字模拟结果,提出模具与制品的改进方案
1.解决技术难题的思路和方法
2.材料、成型、工艺、热处理综合知识
五、
具调
试与
验收
(一)试模前准备
能审定试模流程
 
 
   模具调试综合知识
 
(二)试模与调整
1.能处理和解决试模现场的各种问题
2.能进行试模现场指导
(三)模具验收
能审定批生产制品的工艺规程
 
 
 
六、
 
(一)培训与指导
1.能对三级、二级模具设计师进行现场指导
2.能够撰写培训讲义
 
   培训讲义撰写知识
 
 
 
(二)管理
1.能够根据获取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信息探索新的设计管理模式
2.能够分析市场动态
3.能处理模具制作的报价过程
 
 
 
市场信息分析与成本核算知识
               
 
 
 
 
4.比重表
 
4.1理论知识
 
项    目
三级模具设计师
(%)
三级模具设计师(%)
三级模具设计师
    (%)
基本
要求
职 业 道 德
5
5
5
基 础 知 识
15
15
10
 
设计准备
8
12
12
初步设计
12
15
23
模具零部件设计
25
25
20
模具总体设计
25
15
15
模具调试与验收
10
8
10
培训与管理
-
5
5
合  计
100
100
100
 
 
 
 
 
 
 
 
 
4.2专业能力
 
项    目
三级模具设计师
(%)
三级模具设计师(%)
三级模具设计师
(%)
 
设计准备
12
15
12
初步设计
18
20
20
模具零部件设计
30
30
35
模具总体设计
30
17
15
模具调试与验收
10
11
10
培训与管理
-
7
8
合  计
100
100
100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