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发展,“红”笔筑梦乡村

时间:2022-03-15浏览:228

党建引领发展,“红”笔筑梦乡村

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


一、导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浙江省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助力乡村振兴,高校在行动,2019年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成立。杭科院艺术设计学院以党建引领发展,紧密对接省市未来社区和美丽乡村规划,“红”笔筑梦乡村,创建党建特色品牌。“红”笔指品牌参与者身份为专业师生党员。筑梦有两层含义,第一个是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二个是党员师生知行合一凭借专业知识技能服务社会的梦。乡村是服务对象。

二、特色做法

(一)明确品牌定位:聚焦乡村振兴,党员师生专业服务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学校乡村振兴学院成立的背景下,艺术设计学院紧密对接省市未来社区和美丽乡村规划,积极打造省内有影响力的“艺术人居”特色专业群,而“红”笔筑梦乡村党建品牌紧密围绕学院专业内涵建设,致力于当地的美丽乡村建设。2015年以来,学院发挥专业优势和师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前往杭州、温州、金华、绍兴丽水等地10余个乡镇20多个乡村开展乡村振兴服务和项目实践,为打造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贡献专业力量,服务当地社会发展。

(二)丰富项目载体:从单一到多元,从平面到空间,项目载体日益丰富。

依托“红”笔筑梦乡村总平台和乡村振兴方案策划、品牌形象设计、党建公园及景观规划设计、民宿和美丽庭院设计四大载体,通过党建共建、乡村规划、景观设计、方案策划、品牌设计、文化创建等富有艺术特色的活动,全方位、立体化地推进乡村振兴。学院累计完成富阳俞家村“渔耕读养”等乡村振兴方案策划10个、江家优果等品牌形象设计15个、温州珠垟村等景观规划及党建公园设计17个、富阳湖源民宿设计等民宿和美丽庭院设计51个、主题墙绘10余个村500余人次。诸暨市璜山镇村容整治规划及旅游开发引导项目、富阳湖源民宿改造方案设计、渔耕读养”等一批项目成功落地并顺利完成,项目转化落地率高,服务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三)强化项目运作:注重将乡土文化与设计、课程思政、技能竞赛、非遗传承等全程融入,发挥党政合力促项目发展。

艺术设计学院注重党建业务融合,党总支书记亲自抓品牌创建,发挥党政合力促项目发展。依托乡土文化与设计研究所、非遗基地、技能大赛等平台,加强研究、注重实践,以赛促建、以赛促学,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注重将乡土文化与设计、课程思政、技能竞赛、非遗传承等全程融入。  

乡土文化与设计研究所自2020年成立至今,紧密围绕“三美融合”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相关研究与社会服务,对三个区县市六个乡镇村、2个公司开展专业技术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专业支持和智力支撑。不断挖掘乡村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开展课程研究和课程改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创作观、审美观,培养德艺双馨的优秀艺术人才。结合乡村振兴实际服务项目组织学生参加乡村振兴大赛,手脑双挥、知行合一,提升学生专业自信和专业能力。依托3个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开展非遗传承,促进乡村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

三、工作成效

在党建品牌的推动下,学院党建业务有机融合,事业发展迅速,师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成果双向提升,成果显著。实现了党建与专业“同频共振”,师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成果双向促进,在助力美丽乡村、美丽人文、美丽经济过程中书写艺术印记。教师立项完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杭州乡村品牌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与推广》等省市课题7项,发表《乡村振兴中的乡土景观设计探讨》等论文10篇,出版《乡村田园综合体模式的应用与研究》专著1部,申报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1项,校课程思政项目2项,结题和立项校级德育示范课各2门。学生参加浙江省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累计获得金奖3项、银奖8项、铜奖4项,参加首届中国畲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展等获得奖项7项。学院助力乡村振兴,影响力不断提升,多次被杭州网、《都市日报》、《富阳日报》等媒体的报道,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经验启示

(一)重视顶层设计,完善机制。党总支书记亲自抓品牌建设,开展品牌项目化建设,发挥党政合力谋划品牌建设。

(二)注重校地融合,丰富项目载体,创新品牌建设内容,实现师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成果双向促进、双向提升。

(三)注重专业融合,结合专业特色和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