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一堂浸润式、情境化的课程教学在富阳拔山村如火如荼地开展,这是旅游管理学院与拔山村签约“千名学生进万亩茶园”项目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聚焦加强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具体举措,更是旅游管理学院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落实“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难题”的重要抓手。
项目进课程,赋能教学新样态
“拔山村是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拔山村团委书记季慧向同学们细致地介绍拔山村的旅游资源,“希望同学们能帮我们出谋划策,通过茶旅融合、研学旅行为村里的产业赋能”。
“这棵800多年的古樟树,一定要做进我们的研学课程里面”“这个茶厂有好几口锅,到时候能让游客体验一把手工炒茶”“这些茶室适合开展茶艺研修活动”……杭科院旅游管理学院的学生带着《旅游策划与管理》课程的项目任务,对拔山村开展实地调研,下决心要把拔山村打造成为一个集体验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茶文化主题慢生活风情村落。
《旅游策划与管理》课程负责人吴侃侃老师表示,旅游管理学院与拔山村共同签订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为课程教学找到了真实的旅游策划“训练场”和“创新地”。课程将以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为拔山村设计开发研学线路、发展茶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助力,巩固拓展学生“情景化”深度学习效果,实现教学做合一。
课程进乡村,重构教学新场域
“研学游”带动“乡村热”,美丽乡村正成为当下研学旅行市场的重要目的地。研学指导师在乡村“如何开展研学活动”“如何结合乡村资源设计研学课程内容”“如何推动研学旅行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成为了《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程负责人马雁飞老师始终思考的问题。
“让学生贴近乡村,把课堂搬进乡村,实地开展课程教学是破解难题的好方法”,马雁飞表示。课程教学中,学生把拔山村作为研学旅行活动的案例地,在现场情境化开展全真模拟,学生“身临其境”真实体验和学习带团研学的各类细节,“在乡村中实景教学,能让学生沉浸式感受乡村振兴的的强劲脉搏,切实增强课程思政的现实感。”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研学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吗?”“你们知道什么是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吗?”“通过一天的研学活动,有什么收获吗?”……学生分组模拟研学指导师,在拔山村现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实务训练,全面了解研学旅行的全流程操作环节。
“通过现场教学、情境模拟,我更好了解和掌握了带团研学的实操过程和技术要领”,研学旅行2102班学生辜州一表示,在田间地头授课,在真实场域实操,同学们对研学旅行赋能乡村振兴的独特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