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后,组织思政理论课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学院实际,贯彻落实校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系统筹划,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各项工作,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系统设计学院党史学习教育
按照校党委党史学习教育的部署和安排,4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暨学院工作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李同乐传达了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要求全体思政课教师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政治意识,牢牢抓住“学党史、守初心、育新人”这一主题和“学党史、谋发展、转作风、比贡献”这一主线,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学院的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太胜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一要坚持学史明理,深入学习党的光辉历史,从党史中悟思想、悟方法、明哲理;二要坚持学史增信,从党史中汲取宝贵经验,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党的领导;三要坚持学史创新,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科优势,凸显党史学习教育特色,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四要坚持学史践行,学习党史要同思政理论课教学结合,要同解决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实际问题结合,在学习中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和加强内部治理规范化建设。
把党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发挥党史教学“主渠道”作用
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议召开后,思政课教学团队结合教研活动,研究制定了党史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内容上充实了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各时期的党史案例,进一步凸显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的实践逻辑,在培育学生历史意识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
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安排,在课前设置了“我来说党史”演讲环节。由学生在课前分组研讨基础上,选取百年党史中重要的人物、重要事件等进行演讲,提高学生学习党史的热情。
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教育,发挥党史学习“主阵地”作用
通过情境化、生活化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聆听和思考,帮助他们加深对思政课堂上所学理论的理解、感悟,让大学生真切感受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巨大成就。
4月初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思政理论课教学,组织学生在“郁达夫故居”、“千鹤妇女精神教育基地”开展党史现场教学。按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党史学习实施方案,4-5月将组织学生前往“方家井村华林纪念馆”、“新登战役纪念馆”、“东梓关村”“新华村红色博物馆”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组织教师开展主题理论宣讲,发挥党史学习“主力军”作用
面向校内大学生开展党史教育和面向社会开展党史理论宣讲,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任务。4月2日省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吴太胜教授入选“党史学习教育高校专家宣讲团”成员;李同乐受邀参加“献礼建党100周年,百名名师讲党史”活动;吴太胜、李同乐、单桦、熊蕾等老师参加富阳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老师积极组织校内大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辅导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的学生理论社团“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社”,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党课宣讲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建党100周年征文和课题申报,依托两个“浙江省高校思政名师工作室”和“区域乡村治理研究所”平台,着手组织庆祝建党100周年省内主题学术论坛。结合思政课专任教师队伍引进、转任、培养实际,积极筹备开设相关党史选修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卡尔•马克思”杯浙江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深化与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部的师训合作,联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集体备课和实践研修活动,依托贵州毕节丰富的党史文化资源开展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