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的重要指示,3月2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毛高仙、钱志翔两位老师联合教学点讲解员,在浙大西迁的首站——建德梅城为严州校区学前教育专业五个班的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走读山乡,生活课堂”现场教学。
20世纪上半叶,中华大地发生了两次大迁徙,一次是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另一次是抗日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文军长征”。浙江大学西迁办学就是“文军长征”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重走浙大西迁路,从上岸的南门码头直至浙大西迁办学旧址纪念馆。在亲身踏上的每块石板上,感受浙大师生艰苦不忘治学、读书不忘救国的求实创新精神;在一幕幕真实画面中,体悟梅城民众对西迁师生倾力支持的团结奋斗精神。毛高仙、钱志翔两位老师借此开展思政课授课,向同学们提问:你读大学是为了什么?将来毕业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简短的两问,发人深省,激励同学们从“文军长征”“浙大西迁”中汲取有益的精神素养,以一个新时代忠诚的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姿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并通过专业成长促进自我成才,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独特的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贯彻“大思政课”理念,遵循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坚持把教学融入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教学。本次活动就是利用地域教育资源,善用“大”资源、汇聚“大”合力,开展多样化的思政课现场教学的又一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