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为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利用红色资源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7月2日-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部26名学员赴福建古田开展专题实践研修。研修班跟着总书记的脚步,先后来到古田会议会址、新泉整训革命旧址、上杭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长汀“中央红色交通线”教育基地、瑞金“一苏大”和“二苏大”会址开展现场教学观摩,学习古田党校系统教师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生动诠释党的光辉历史的教学创新模式,理解和感受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
本次研修系统学习了党校系统现场教学的四个方面典型经验,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生活化实践教学改革和建设的重点。
一、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思政课教学
上杭、瑞金等地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研修班来到赖坊村协成店、古田会议旧址,系统学习思想建党和政治建军的光辉历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史实。在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上杭才溪镇,学员们观摩了才溪乡调查旧址、才溪乡调查纪念馆的现场教学,重温了毛泽东同志“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务实精神,感受才溪“九军十八师”浓郁的革命氛围。
在“一苏大”、“二苏大”会址,学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现场授课。在讲解员们语言流畅、感情饱满的授课当中,大家学习了1930年前后我党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进行武装斗争、开展土地运动、建立红色政权的峥嵘岁月。中央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怀着崇高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在赣南开辟出一片红色根据地。老一辈的革命家留下的红色文化和苏区精神值得每一代人学习和弘扬。全体学员还现场模拟了当年会议召开的场景,以慷慨激昂的歌声感悟着中央苏区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一系列的现场教学让老师们明确,只有把思想政治主题讲解置于红色历史、红色精神的谱系之中,从全局高度透视红色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才可以通过谱系化阐释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助力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二、优化思政课现场教学讲稿设计
在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习近平总书记亲植的香樟树枝繁叶茂。思政课实践研修班走进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科教馆、汀江源自然教育馆,认真聆听现场教学老师讲解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情况,从中了解长汀县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的脉络,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推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历史过程,切身感受习近平“两山”理论和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一条秘密通道连接着上海香港和中央苏区,持续承担着党中央从上海向中央苏区传递信息、输送物资经费、护送干部的重要任务,这就是“中央红色交通线”。在“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讲解员娓娓道来,将杂乱的事件梳理清楚,让学员们清晰的了解到“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复杂历史,切实感受到红色交通员们肩负绝密使命,冲破敌人严密的军事封锁和经济封锁,用双脚与血汗连接起了“苏维埃的血脉”的伟大贡献。
有了丰富的红色资源“硬件”还不够,现场教学讲稿这一“软件”的设计也十分重要。研修四天中,全体教师克服疲劳利用晚上集中研讨,不断优化讲稿设计,探索将思政课教材中的主题与红色资源项结合,精心设计身临其境接受教育的话题点,努力提升现场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提升思政课教师现场教学能力
瑞金“一苏大”会址的微党课,“八子参军”的故事感人至深。现场教学的杨老师叙述情真意切、声情并茂,深深吸引着学员们。在平静哀婉的配乐中,全体学员们认真聆听完这一历史故事,无一不被杨荣显 把8个儿子送上战场的壮举所感动,许多老师被感动流下热泪。
在永定县金砂镇的张鼎丞将军的故居,面对一段高2米多,宽仅1米有余的残墙,党课老师讲述了张鼎丞同志及其家族投身革命的光辉事迹。1928年永定暴动发生后,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报复张鼎丞,派兵连续多次焚烧他们家的房子,当时被烧得只剩下一段残墙。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乡亲们提出重修故居的请求,张鼎丞说:“我过去在金砂住的房子,根本不应该考虑重建……一个革命者,应当全心全意为大多数人服务,绝不可为少数人服务,更不可为自己服务。任何时候都应当以大多数群众的最大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学员们思想受到了极大震撼,无不动容。
这些微党课,充分体现红色现场教学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在深入调研、研读史料和采访先烈后人的基础上,凝炼教学主题,拓展教学内和进行生动的讲解是他们上好现场教学课的基本功。在现场教学环节,授课老师清晰的逻辑、丰富的情感让教学的故事性鲜明。
四、思政课现场教学的规范化管理
炎炎夏日下,学员们在古田的毛主席纪念园,全体学院向伟大领袖敬献花蓝并鞠躬致敬。“一苏大”会场旧址内,学员们高唱国际歌,共同缅怀先辈,继往开来。在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红军桥、红军村、松毛岭战役总指挥纪念馆内,大家认真倾听了松毛岭战役故事,在长征0公里处接受了体验式革命教育;在松毛岭战役现场,大家瞻仰了红军无名烈士墓,在炎炎烈日下,怀着敬意重走红军路,感受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换来的幸福生活。
5天的实践研修中,学员们共进行现场教学共24场。整个研修在主题设置、路线安排、人员安排、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十分规范、合理。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的规范化管理进行了有效的实践研学和重要的教育观摩。
这次实践活动也是三年疫情结束后,思政课教师第一次赴杭州市外进行的实践研修。全程安排紧凑,学习目标明确,教育内容丰富,观摩形式多样。白天实行紧凑的学习,晚上挤出时间组织集体讨论,总结和研讨当天的现场教学,认真归纳当地现场教学的讲稿、表述方式和教师与学员的密切互动等。集体研修重温了发生在闽西赣南这段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学习了毛泽东同志调查研究的方法论,极大开拓了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认识视野,丰富了大家实践生活体验,为加强我校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和现场教学改革获得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邹烨老师表示,这次实践研修,着实感受到了思政课教师学如果只阅读书本和文献学习,很难清晰透彻地理解其真谛。通过这次到现场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更加增强了自己对革命历史和真理性结论的体验和认识,更加真实地理解了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刻内涵,尤其是有助于改进我们世界观和方法论。缪敏敏老师说:“现场教学和微党课让我清晰地了解1927年至1934的红军发展历史,以及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的传承,我切实获得了很多鲜活生动的案例,特别有助于我努力讲活思政课。”无数可歌可泣的先烈事迹带来精神上的洗礼和心灵上的震撼,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艰难,让研修的教师深刻理解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愈加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教育初心,担当育人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李同乐结合现场教学的老师们的讲解和观摩,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明确地提出改进思政课现场教学的方式方法的方向性要求,他特别要求,思政课现场教学的讲稿设计一定要将历史故事、社会生活现实和重大事件背景材料与其重大意义结合起来,一定要联系当下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实践探索进行生动诠释。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吴太胜院长在实践研修的总结会上指出,这次上杭县委党校的系列现场教学和多组微党课,给了我们很多重要启示,也给了我们正在开展的现场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现场教学的实践创新要有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开展现场观摩,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注重思想指导和行动引导,以增强思政课和党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要把这次实践研修成果与主题教育、暑期备课、生活化实践教学改革等正在深入开展的工作结合起来,以学促行、学以致用,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和党校培训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全体思政课老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切实将此次现场学习成果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利用暑期写好现场教学讲稿,做好现场授课的教学设计,构建具有高职特色、杭科院特点的思政课和学校党课现场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