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青马学社举行“烽火青春·家国志”主题观影活动,社团成员通过观看《那年那兔那些事》,了解抗美援朝历史,学习志愿军的英勇事迹,激发青年学生爱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缅怀革命先烈。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环节一:“那兔烽火行:青春家国忆援朝”
活动伊始,大屏幕上交替呈现着动画片段与历史影像:零下40℃的长津湖畔,“兔子”们紧握钢枪的冰雕群与真实战场中杨根思抱着炸药包冲向敌群的画面形成强烈互文。 “是什么支撑他们在绝境中坚守?”观影结束后,主持人胡孝坤抛出的问题如重锤击鼓。社员林晓雨说到,“是不畏牺牲!在动画里变成了有血有肉的生命定格。当看到兔子们用冻僵的手指扣动扳机,我突然懂得了什么叫钢少气多。”
环节二:“烽火密电:战地情报解密挑战”
在“战地情报解密”互动环节中,主持人胡孝坤为大家介绍了当时中美双方的实力对比,引发同学们思考“志愿军武器落后,为何能打败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社员们通过对比动画细节,搜索历史资料,了解邱少云英雄事迹,找到了对抗对抗范佛里特弹药量的密码,即纪律重于生命。
环节三:“烽火启示录:家国传承与现代启示”
最后,社团指导老师赵海颖为大家讲授《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她通过一组组图片讲述1950年我国面对的国际局势,阐释新中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战略智慧。再结合长津湖冰雕连、上甘岭战役等著名战役,生动展现志愿军将士“钢少气多”的血性胆魄。杨根思营长抱着炸药包冲向敌人,守护阵地直到生命最后一秒,体现了中国志愿军的血性与担当。鼓励同学们要传承和发扬“三个不相信”精神,在学习中勇于攀登知识的高峰,在工作中敢于迎接各种挑战,在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与挫折,用奋斗的青春向英雄致敬。社员丁倪表示:“在抗美援朝这场战争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志存高远、不懈奋斗,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
本次活动不仅仅是一场纪录片的观赏,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一次对红色历史的深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