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启新程 “四化协同”促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期中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25-05-17浏览次数:0

 ‌

51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1309会议室召开期中工作会议,传达近期学校党委和四届三次教代会精神,总结前半学期工作并对重点工作推进进行部署。会议由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李同乐主持,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参加。

院长卢杰骅系统传达学校党委调研马院发展的指示精神与四届三次教代会精神,强调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四化协同”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着力提升学院“校内贡献度、属地服务度、同行辨识度”。结合本学期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凝聚发展合力;二是统筹资源配置,优化工作节奏;三是坚持守正创新,打造“思政金课”品牌矩阵,切实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性。

李同乐围绕“抓党建、抓队伍、抓制度”进行工作部署,他强调,要紧紧围绕“凝心聚力”这一主题抓好党建工作;要抓好党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四支队伍;抓好“3+3”的制度建设,即根据统一安排做好分配、考核、激励制度的修订,并完善师资、党校和学院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副院长熊蕾部署后半学期教学工作,强调坚持思政课教学改革与专业紧密结合,推动“专题化、实践化、智慧化、一体化”改革迭代升级,在集体教研中教师要常态化落实备教材、备学生、备问题、备学情分析的备课机制。

会上,五位教师代表分别汇报了本学期重点与特色工作进展情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负责人‌邹烨围绕课程建设与“思政大模型”研发,提出通过优化排课方式、探索实践教学形式、深化集体备课等举措夯实课程基础,并展望通过AI问答、教案设计、学情调研等六大功能的“思政大模型”实现教学智能化转型。‌陈亚青‌老师展示“杭州市大中小思政教育数字地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以数字化地图整合杭州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资源,通过校内外协作推进场馆调研、技术开发与案例申报,助力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负责人王庆国‌以“大手拉小手”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品牌建设为切入点,通过“科技+思政”职业体验、文化传承主题实践、国家安全教育等多元活动,打通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路径,活动被《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报道,取得良好社会反响。“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负责人‌毛高仙‌汇报了“中高职思政教育一体化”调研成果,针对中高职思政教育衔接性不足、协同性薄弱等问题,提出贯通式课程体系、专业思政融合、数字化资源共建等解决方案,推动职业人才德育与技能双提升。“区域乡村治理研究所”负责人‌陈坎博士梳理了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脉络,强调通过百村调研、校地联动打造高职马院特色品牌,提出以成果为导向,并要协调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关系。

本次会议既是对本学期重点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年度工作的再梳理、再谋划。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坚持守正创新,以“四化协同”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为中心任务,在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助力地方发展中彰显使命担当,为学校早日实现“创一流、竞百强”的战略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