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学院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下设高职二级办学单位,聚焦浙江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产业链,建立了具有鲜明地方产业特色的智能制造专业群,以优秀成绩通过浙江省首批“双高”A类专业群建设验收,并入选浙江省第二批“双高”专业群。群内设有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8个专业,先后获评国家示范专业、国家骨干专业、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省优势专业等称号。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800余人,教职工9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57%,硕士以上学历占88%,双师比例达91%,师资力量雄厚。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2支、浙江省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1支、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支,荣获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浙江省“三育人”岗位建功活动先进集体等称号。学院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全国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获得者1人、全国技术技能大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5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技能大师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4人、省级技术能手11人,杭州市B类人才2人、C类人才8人、D类人才15人,另有3个国家级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和3个杭州市“西湖鲁班”工作室。
学院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秉承“德业兼修、知行合一”校训,弘扬以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天工文化,形成“红色齿轮”党建文化品牌,获首批浙江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称号。学院教师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主持或参与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10个,主持国家资源库2个、省级1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5门;主编出版全国高职高专教材43本,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3本;牵头承接国家“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项目 7 项。
学院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创建了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钱江机器人产业学院、钱塘新区新制造产业学院等7个产业学院;组建了国家机械行业现代模具人才培养联盟、中德智能制造职教联盟、浙江省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教融合联盟、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智能装备产教联合体;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现代模具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教育部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制造“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国家机械行业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与服务基地、浙江省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集成应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浙江省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人才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浙江省首批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浙江省首批技能人才评价专家培养基地等7个基地;设有国家汽车模具及零部件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智能制造技术实训中心、浙江省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中心、浙江省精密智造与检测技术应用中心、浙江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中心、浙江省首批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8个中心;另有集“产-学-研-赛-培-创”于一体的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实训基地。
学院获批国家级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与吉利汽车、长安福特、格力电器、西子电梯、北京精雕、海康威视、浙江大华、日月电器等一流企业合作开展现场工程师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与德玛吉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教育部SGAVE项目和中德双元制项目试点,与德国比勒费尔德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FHM)开展中德学历教育合作办学项目,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开启省内高职南非留学生学历教育先河,输出多项专业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
学院在以赛育人方面表现优异,高水平承办了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30余场。学生获世界级、国家级和省部级技能奖项5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50余项、省级一等奖100余项,曾获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特等奖、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等优异成绩。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职业素养良好,深受企业欢迎,近三年来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