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参与“中马新能源汽车丝路青年交换项目”的21名留学生以及3名马方学校领导和教师乘坐的飞机顺利抵达萧山国际机场。汽车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周俊炯、院长张朝山带队,与国际教育处和学院相关老师一同前往机场接机,为他们送上了来自西子湖畔的第一声热情问候。
由于受到台风天气的影响,飞机航班比原定到达时间推迟了2个小时。12:10,历经五小时的旅程及出关手续后,身着统一蓝色牛仔裤和白色上衣的马来西亚青年学生终于出现在了人群之中。“Welcome!” 班主任刘淼龙激动地挥舞着接机牌,兴奋之情难以掩饰。杭科院的师生们热情地向远方来客打招呼,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率先出现的马来西亚技术协会教育与培训理事会理事长李坤憑,苏丹阿兹兰沙理工学院国际处处长阿兹兰莎、教师艾杰曼也同样热情地向杭科院师生问好。航班的延误完全没有影响到留学生们的心情,也丝毫没有减弱杭科院师生的热情。在前往学校的大巴车上,留学生们领到了专门根据他们就餐习惯精心准备的食品。
次日凌晨1:50,车辆驶入校园。秋雨绵绵,一群身着黄马甲的志愿者瞬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热情积极地帮助留学生们搬运沉重的行李,并指引着留学生前往宿舍。在楼道中,志愿者们齐心协力相互接力,传递着行囊;在寝室里,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一边比划着一边整理床铺。与此同时,同住一个楼道的非洲留学生朋友们也以载歌载舞的方式欢迎新同学的到来,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感觉整个汽车工程学院都国际化了!”来自汽智2303的志愿者队长单祺云难掩心中的兴奋说,“中马项目的开展对双方学生都是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能够提升自己专业技能。原先会特别担心有语言障碍,接触下来也没那么困难。做志愿者,能锻炼英语交流能力,还能提高自己合作交流的本领,受益匪浅。”
“中马新能源汽车丝路青年交换项目”是杭科院在职业教育走出国门方面的重要实践。张朝山指出,“2024年中马建交50周年,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启动这个项目,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他表示,此项目是汽车工程学院首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基于前期充分的调研准备工作,有能力妥善安排马来西亚师生的学习与生活。接下来,学院将在学校指导下,有序开展国际交流教学工作,通过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知识的讲解以及实际操作训练,提升来华留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增强中马双方的文化交流。
项目持续三个月,旨在为后续的国际 “校企合作” 与 “院校合作” 筑牢坚实基础。与此同时,该项目将有力推动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国门,进而提升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为 “一带一路” 建设贡献各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