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央电视总台、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
连续走入杭科院进行深度采访
今晨,CCTV1和CCTV13并机直播的
《朝闻天下》专题报道我校
“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温正胞:学校在新专业设置上,注重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迭代的背景下,杭科院希望培养学生能够胜任未来岗位变化的意识和能力。
今年以来
杭州围绕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
加快人才储备和培养
目前
人工智能人才储备量位居全国第二
作为杭州市属院校
和浙江省第一批开设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高职院校
杭科院已成为相关人才的重要输出地
央视新闻客户端“奋斗在春天里”系列栏目
今日同步推出专题报道
↓ ↓ ↓
引进来走出去
职业院校打造人才成长沃土
央视记者来到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中,一些学生正围着两台四足机器人观摩学习。带队老师介绍,他们正在进行社团实训活动。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黄翀:基于机器狗的能力,要开发一款在校园巡逻的系统。机器狗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使用到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处理这些复杂场景的时候,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第一批开设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去年毕业的首批学生,有85%已经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及电商服务三大领域就业,为企业输送了一批数据采集、数据标注、AI模型训练与测试、系统集成与运维等岗位的人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学校的课程设计理念,就是把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许多用于教学的设备和软件,都是企业生产会实际用到的。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技术学院院长杨悦梅:我们跟企业共建了人工智能开发的课程。在企业岗位脱产锻炼过的老师,跟企业导师共同来进行课程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做企业的实际项目。
不仅是把前沿产业“引进来”,学校还鼓励学生们“走出去”参与实践。一间教室里,同学们三五成组,正在为几天后举行的浙江省职业技能大赛做最后的准备。
李明睿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大二学生,在校期间,他已经参加了7次不同类型的技能大赛,获得过全国二等奖。他告诉记者,通过竞赛,可以汇总书本中的零散知识,也能发现自己的薄弱项,有针对性地弥补提升。
参赛学生中,不少还是大一新生。他们告诉记者,大一就能自主开发项目,得益于学校提供的产教融合、实训创新平台。
学生们通过竞赛或者社团做成的项目,未来也会用在企业或校园中。
接下来,学校还会开设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打造更丰富的AI+场景教育和实训平台。
连日来
我校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情况
受到中央主流媒体持续关注
3月28日,新华社参编部记者卢朵宝、新华社浙江分社记者顾小立走进我校,专题调研职业教育建设情况。通过面对面访谈形式,以我校典型专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为切入点,全面了解我校职业教育如何对接产业需求、服务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