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幼儿小宝是一个性格开朗的男孩子,在家中,父母长辈都以他为中心,基本满足他的需求,比较依赖妈妈,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伤心哭泣。
学前期是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情绪可以更好的而促进幼儿能力发展、提升幼儿社会交往水平、减少幼儿的危险性行为,但对幼儿的消极情绪应对不当,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幼儿良好性格的养成,并且极有可能衍生出其他行为“失范”问题。教师作为幼儿生活中重要“他人”,在应对幼儿消极情绪时所使用的策略直接影响幼儿良好情绪能力的发展。
《指南》在健康领域也提到,5-6岁幼儿应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的原因,并努力缓解。
(一)2023学期初9月中旬
1. 观察记录
在一次听老师讲绘本的时候,小宝总是东看看西看看,一会儿和左边的小朋友说说话,一会儿玩玩自己衣服上的纽扣。当老师第一次提醒的时候,小宝笑了笑。不一会儿,又开始了。当老师反复提醒多次没有效果后,老师将小宝的凳子换到了另一个小朋友的身边。小宝一个人没说一句话,低了一会头,抬起头的时候眼睛里的泪花打转。
2. 我的分析
从家长处了解,小宝平时在家父母等都比较宠爱,家里以小宝为中心,小宝的自我中心意识比较强,控制力比较弱。老师将小宝换了位置的出发点是让小宝能够安静听故事,不去打扰别人,所以对他的这种行为进行了制止,但是对幼儿来说这种行动的不自由和教师以成人为中心的说教正是引起其伤心情绪的重要原因。
3.我的策略:
在幼儿园,教师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措施:
(1)解释说明。教师在观察小宝出现伤心情绪前因后果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在活动后与小宝进行交流,寻找引起消极情绪的原因,引导小宝深入了解别人的想法和建议。
(2)安慰辅助。以语言安慰小宝或教师通过动作,比如抱一抱或者拉拉手等方式表达对幼儿的关心和爱。
(3)鼓励表达。教师通过逐步递进的方式,引导幼儿说出诱发情绪的原因,表达自己当时的情绪感受并鼓励幼儿通过适宜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
(二)2023学期10月初
1. 观察记录
在教学活动的时候,小宝在座位上玩自己身上的配饰,老师走了过来,将小宝的配饰拿了下来,并说:“下次不能再戴这个,你把它收好。”小宝“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老师见状,连忙说道:“你最近怎么那么爱哭,都大哥哥了,可不能这样哭哦!你什么不哭了,我什么时候把配饰还给你。”
2. 我的分析
一日活动的紧密安排,使得教师在时间上很难
(1)忽略策略,当小宝在玩自己的配饰的时候,教师可以不经意将配饰拿掉或者放到小宝的口袋里,继续活动。
(2)言语引导,当小宝多次玩配饰的时候,教师可以停下来进行简单的引导,比如:配饰很好玩,但请你活动结束再玩哦。
(3)转移策略,当小宝在玩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或者请小宝进行互动,转移小宝的注意力。
(二)2023学期11月中上旬
1. 观察记录
区域游戏的时候,小宝拿了一个弹珠走跳跳棋,正正走过来一把抢过小宝手里的弹珠,说道:“这是我的!”,小宝眼睛里的泪花开始打转,不一会儿就眼泪汪汪的走到老师身边,和老师说:“老师,他们抢我玩具。”
2. 我的分析
不同幼儿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会出现不同的行为表现,有的幼儿会采取强制性策略,比如抢、推、拉等,有的幼儿会采取亲社会行策略,比如协商、合作、请求等。有的幼儿对于自己想要又得不到的东西时,会采取注意力转移的方法。案例中,小宝表现出来的哭泣,伤心,是因为自己先拿到的棋被正正拿走了。
3. 我的策略:
(1)询问幼儿情绪变化及产生情绪的原因。
在引导幼儿良好情绪时,主动积极地与幼儿沟通,将幼儿的需求平复。
反思:
通过对小宝的观察与教育,意识到教师在理解、关怀和接纳幼儿的消极情绪,要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情绪教育,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帮助幼儿掌握适宜的情绪表达规则,合理调控消极情绪,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幼儿的消极情绪价值
1. 认识幼儿消极情绪的价值
2. 及时捕捉幼儿情绪的信息
3. 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情绪教育
(二)理解并接纳包容幼儿的消极情绪
1. 给幼儿情绪表达空间
2. 以积极态度应对幼儿的消极情绪
(三)增强情绪认知能力
1. 察觉自身的情绪表现
2. 管理自我情绪反应
3. 适当表达自身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