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沙龙一一小班自理能力培养 苏晖

发布时间:2024-07-15浏览次数:1

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小班孩子早晨很多都是由家长抱着、背着来园的,园环节帮助幼儿搬椅子、洗手的家长也为数不少。特別是班里的几位爷爷、奶奶在送孩子时每次都要在帮孩子搬完椅子、洗完手后,才依依不舍地高开,怎么提醒都不起作用。于是我们召开了以“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为主题的家长沙龙活动,邀请了平时出现以上现象的父母、祖父母等家长代表,同时还请来了另一位自理能力强的孩子的家长,会上家长们针对“你怎样看待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有什么意义?在家中应该怎样培养?”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交流。

教师:在家长的配合下,孩子们已经顺利地度过了入园焦虑期,班级的各项工作也逐渐走上正轨。最近班里开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锻炼他们自己吃饭、穿衣、收拾玩具等,这也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配合,下面请家长随意地谈谈您是怎样看待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穿衣等自理能力的?

楠楠妈妈:我家楠楠从小吃饭就不香,都是追着喂的,不喂她就不吃,我们特別美慕人家的孩子吃得多、吃得香,如果让她自己吃的话,我们担心营养摄入不够会影响她的身体,吃饭问题让我们很头疼,真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啊,好在上了幼儿园我们总算放心了。

教师:楠楠最近吃饭确实有进步,虽然吃得慢,但开始愿意自己吃了,可是每次过了周末,周一来园时早上吃饭就坐在那里等着老师喂,不愿意动手,这个需要家长和我们共同配合,一起来培养。

每次都帮着孙子忙完入园后脱外衣、搬椅子、放水杯、洗手一套程序的大力爷爷说:什么事情都要宝宝自己做,他才几岁呀!他不淘气、别磕着,每天高高兴兴的我们就放心了。那些事儿让他来做得好半天,我们也没啥事,一顺手就帮他做完了,还能让他多玩会儿呢!

    菲菲爸爸:每天在家起床我们也想让她自己穿衣服,但是早上时间紧,她耍赖不起床,再让她自己穿衣服我们就要迟到了。

    梅梅的奶奶这时抢过话头:是啊,平时早晨时间紧,她妈妈有时候周末起床时逼着孩子自己穿,她穿不上就哭得稀里哗啦的,听得我这心里揪成一团,人说树大自然直,大了这些事情她自然就会了,谁见过长大了还不会穿衣、吃饭的。

教师:是的,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想法,有的没时间,有的确实是觉得让孩子做麻烦,现在和他较动,以后这些还不是自然就会了。其他家长怎么看?

小迪姥姥:我们老人啊,最听不了孩子哭,他一哭就把我们的心买乱了,他爸爸妈妈也说要培养他自己做事情,但是平时他们没时问管孩子,都是我们老人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孩子只要一我们就赶紧投降(一边说老人还举起了双手)。小迪姑姥的话引得家长们哄堂大笑。

 希希爸爸说:唉,孩子有时候也挺欺负人的,我单独带他的时候,他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因为平时我不太管他。但只要有妈妈在,他就什么都等着了。特别可笑的是有次希希摔倒了,左右看看后自己爬了起来。我问:希希这么乖呀?跌倒了还会自己爬起来!希布说:妈妈不在!

教师:是的,有时候孩子会在我们成人面前显示出不同的表现,很多孩子在幼儿园的自理能力就在家要好得多,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家长与幼儿园的要求不一致,不少孩子在园能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可回到家里却什么都不,只有我们要求一致,统一思想认识,讲究方式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不能因为工作疲劳或赶时间,就对孩子说:今天就让我来喂你”“今天不用洗了,明天再说吧” 等,这样做的后果只会使孩子为他以后不认真做事留下借口。所以合理的要求一经提出,就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可可妈妈:希希爸爸说的现象我也发现了,我们可可上幼儿园变化很大,原来在家这些事情都是我们帮他做,上幼儿园后变化很大,孩子回家玩完了知道收玩具,老师教给孩子叠衣服的办法也特別好。什么抱一抱、弯弯腰,孩子一遍就会了,有时候我们想让他自己做,但就不会这样的方法,另外确实也有像老师说的一致性问题,有时候家里人多,这个刚说让他自己做,那个就会打圆场,算了算了,顺手的事情等着他干,太慢了。

教师:刚才听了家长的发言,另外通过平时和家长的交流我也发现,家长可能更关注孩子知识方面的学习,而忽视了孩子生活上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对于从出生到3岁多的孩子,他们面对的更多的是生活上的困难,对于孩子来讲,此时在成长的道路上他要披荆斩辣克服困难去学习生活的技能,这种困难与他们今后在学习知识上遇到的是一致的,不要因为它是生活技能而轻视它。如果从小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克服他所過到的每一个困难(穿衣、吃饭、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孩子才能在-学习、工作中不依赖别人,不怕困难自己想办法去解決過到的难题。我们的任务是教会孩子做,而不是什么都代替他们做。当然代替要比教会容易得多,但很危险,虽能一时奏效,但有害于将来。家长实际上是在无意中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老师:现在我们有请轩轩的妈妈为我们分享一下她在培养孩子方面的经验。

轩轩妈妈:轩轩上幼儿园阶我是一名全职母亲,他从一出生就由我自己一个人带着,时我直欢很多育孩子的书,然后着书上说的去教育孩子,我也不知道是否正确,所以在这里能得到老师的肯定我挺高兴的。记得小时候他刚开始会拿勺子时,我就让他自己吃,他舀不到,或是舀到勾子里了却放不到嘴里,他就用手抓着吃,但哪怕他抓得满桌子、满脸都是我也不嫌脏。在外西玩的时候他会玩得满手、滿身脏今兮的。有的家长会很在意,觉得不卫生,但我不涉他,身上了,衣服了回来洗洗就行了。所以轩轩与同龄的孩子相比会感觉更独立、更自信,生活中、看书时特別爱问为什么。经常是我回答了以后,他还不满足要再进行追问,那时候还刚刚2岁呢,让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有时候他玩玩具时遇到问题,也会坐在那里一次次地去试,直到成功,有时我想过去帮助他,他还会拒绝我说:妈妈,不。我的宗旨就是只要是对他没有危险的事情,我就鼓励他自己去尝试,做得不好也不着急,不去说他。

教师:轩轩在班上虽然是年龄偏小一点的孩子,但是在做事情或思维的成熟上确实发展得很好。轩轩妈妈的经验对我们也是一个启示,现阶段家长培养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对孩子意味着养成了不怕困难、解决困难的习惯。树立了 “我会”“我能自己做的自信心。培养孩子我行的这种自我感觉很重要,因为它是孩子今后得以发展的动力。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的步伐慢而抱起他就走;因为孩子扣纽扣的时间就赶紧帮他扣好,再加一句话太慢了!妈妈帮你。对于幼儿来说,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和收拾玩具等,需要他们付出很大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作为家长,要放慢自己的脚步,放弃自己的优势心理。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让孩子去做事,但自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家长坚持不懈地努力。当然这其中也应有一些适宜的方法。我们会在家园栏中将老师的一些方法介绍给各位家长,也欢迎家长们和我们单独交流。

教师:下面我们看一段孩子们在幼儿园自己起床、洗手、吃午饭的视频

通过听轩轩妈妈的一席话和看视频,各位家长触动很大。看着孩子在幼儿园与家中截然不同的表现,家长们嘴里不时发出感叹:真没想到!”“原来这么能子!”“回家我可不能什么都帮她干了。梅梅的奶奶却着急了:哎呀,人家都穿完了,她怎么穿不上啊?”……

家长们认识到不能小看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穿衣等这些小事,有的家长说,开展样的沙龙活动,帮助他们发现了教育孩子时的误区,有的说这次活动对自己很有启发,回去要制订一套培养孩子生活自我服务能力的计划;有的家长说,没想到包办代替会对孩子带来这么多负面影响,看来我们的育儿方法要调整;更有爷爷奶奶感悟到,培养孩子的生活自我服务能力实在是轻视不得。

分析:

1.针对班级中家长的一些共性问题组织家长沙龙进行交流,可以就孩子的发展、教育问题与家长达成共识,提高家园相互配合的实效性。

2.在此次沙龙活动中,既邀请了在孩子自理能力培养上存在误区的家长,又有家长介绍成功的经验。身边生动的事例和做法,让参与沙龙的家长们深有感触,成功案例的介绍比教师介绍的育儿理念对家长更有冲击力。

3.虽然教师平时利用家长会、家园专就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但由于时间或人数的问题,使得数师不能更深人地了解家长的育儿观念与做法,因此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教师组织在育儿中有认识误区的家长参加沙龙话动,与长进行深人交流,针对性更强,便于深入沟通,解决了小班阶段家长育儿方面的共性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