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排便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案例

发布时间:2024-07-15浏览次数:0

时间

2023623

地点

户外活动区域

背景

明明小朋友(30个月大)已经进行排便训练两周了,目前处在下午不穿尿片的阶段。

事件经过

在一个下午的户外活动时,明明尿在了裤子上。他站在操场上,看着自己湿漉漉的裤子和脚下尿液积起来的小水滩,显得一脸茫然。

李老师看见了这一情况,先请其他小朋友远离小水滩,避免接近。然后,她请另一位老师去拿清洁工具,包括拖把和稀释的消毒水。同时,李老师安慰明明不要慌张、不动,表示自己会帮他的忙。

当另一位老师带来清洁工具后,李老师抱起明明,带他进了卫生间换裤子。

在卫生间中,李老师与明明这样互动:

李老师:(蹲下来)明明,我们在这里换裤子,你扶着我的肩膀,我帮你把裤子脱下来。

明明:听从李老师的话,扶着她的肩膀。

李老师:明明站稳了,先抬起这条腿……”(将明明的湿裤子脱下,装进一个塑料袋)

李老师:你还有尿吗?要不现在坐在马桶上再试一下?

明明:没有了。

李老师:就在马桶上坐一小会儿,没有也没关系。试试好吗?

明明:点头。

(李老师帮助明明坐上马桶)

李老师:就坐一小会儿,等会儿就把干净裤子穿上!

李老师:好了,我们现在穿裤子,先穿内裤。哇,你的内裤上面有个赛车,很酷啊!喜欢赛车吗?

明明:小汽车,快跑,呜、呜、呜……”

李老师:哇,你的赛车跑得很快啊。

明明:爸爸开小汽车。

李老师:我见过你爸爸开车来接你呢,你爸爸开长城牌汽车,爸爸的车也很酷噢!(把明明的裤子提到膝盖)你现在自己把裤子穿上吧,两只手抓住裤子两边往上提。对了,就这样。

明明:(费劲地把裤子提上去)穿好了!

李老师:(帮明明把裤子整理好)明明越来越能干了,会自己穿裤子了!我们出去玩吧!

分析

 

1.情绪管理与支持:在处理明明尿湿裤子的紧急情况下,李老师并没有责怪明明,而是立即采取了行动,确保其他孩子的安全和为明明提供支持,避免让他感到尴尬或受到责备。

2.清晰的指令和情感安抚:李老师用平静的语气给出清晰的指令,如扶着我的肩膀抬起这条腿,让明明感觉到安全和有依靠。这在帮助他换裤子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为明明提供了情感上的安抚。

3.积极的语言交流:李老师在整个过程中与明明进行积极的交流,通过谈论内裤上的图案和明明爸爸的汽车,来增进与明明的亲密关系。这种对话不仅让明明分散了对尴尬事件的注意力,也使他感受到被关注和重视。

4.鼓励自主能力:李老师鼓励明明自己拉上裤子,并对他表示肯定:明明越来越能干了,会自己穿裤子了!这种鼓励有助于增强明明的自尊感和自信心,让他觉得自己具备能力完成任务。

5.避免负面情绪和羞耻感:李老师从头到尾避免了任何抱怨或者责备,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明明还在排便训练的初期阶段,责备或者暗示明明下次要小心,只会增加他的羞耻感,反而不利于训练效果。

6.事件的有效控制:从请其他小朋友让开、到让另一位老师取来清洁工具,再到李老师亲自帮助明明清理和更换裤子,整个过程处理得当,控制了事件的外溢,确保不会因个别事件影响到其他孩子的活动和心情。

这种恰当和温柔的处理方法,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主性,也能让他们在一个充满温暖和支持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这对于幼儿园教师处理类似事件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