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1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联合富春三桥幼儿园、富阳区教育局及家长代表,共同启动“童耕园”2025劳动教育项目,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潘建峰,富阳区教育局副处级组织员唐燕萍,学前教育学院、富春三桥幼儿园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以“牵牵农耕,共育成长”为主题,通过高校、幼儿园、教育局与家庭四方协同,深度实践劳动教育新生态,为幼儿全面发展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高校主导:专业筑基,激活劳动教育新生态内核
杭科院学前教育学院跨学科组建团队,依托专业资源构建“劳动+科学+美育”三维育人体系,将劳动知识转化为趣味实践,打造劳动教育新生态引擎。学前教育学院学生通过与幼儿结对种植、观察记录等任务,在真实场景中实现“教学研用”一体化成长。潘建峰表示:“高校不仅是人才培养基地,更应成为区域教育创新的策源地。我们通过资源整合与课程创新,打造三维育人课程体系,打通职业能力培养与幼儿教育需求的闭环,实现幼教人才实践能力与幼儿核心素养的双向提升。”
园校共生:双向赋能,延展劳动教育新生态边界
富春三桥幼儿园园长詹国芬说:“将种植活动从课堂延伸至大学,是很有意义的一种探索”。幼儿与大学生组成“成长共同体”,让幼儿在翻土播种、制作植物标识等任务中,体验“做中学”的乐趣,大学生在观察指导幼儿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园方与高校联合设计的“植物成长承诺宣言”等环节,将责任教育、生命教育融入劳动过程。“劳动教育新生态打破了学段壁垒,大学生用专业智慧点燃幼儿探索热情,幼儿的奇思妙想也反哺高校教育实践研究,形成共生共长的良性循环。”
政校共融:机制创新,筑牢劳动教育新生态根基
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的纽带,通过政校共融,杭科院与富阳区教育局将构建从课程研发到实践落地的闭环,让教育回归生活本源。活动现场,双方领导为幼儿种植起土,种上充满希望的金菊幼苗,以实际行动体现对劳动教育新生态的支持。唐燕萍在致辞中强调:“通过搭建政校协同平台,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向基础教育转化,让劳动教育新生态扎根区域教育体系。”
家校共频:情感浸润,拓展劳动教育新生态外延
劳动教育新生态特别注重家庭的情感联结功能。通过“农耕牵牵门”入场仪式、家庭养护计划打卡等设计,家长从旁观者转为参与者。活动中,家长与幼儿共同制定植物养护承诺,在家庭场景中延续劳动教育价值。
随着“童耕园”中幼苗的生长,高校、幼儿园、教育局与家庭共同培育的教育之花,必将绽放在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上。“童耕园”实践的“高校研发-园所实践-行政赋能-家庭反馈”新生态,打破了领域边界、凝聚了育人合力,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持续的生态化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