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返校日专场 | 校长请我喝杯茶第48期:十年有你,听杭科院人畅谈成长故事

发布时间:2022-11-10浏览次数:285

2022年是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首届高职学子毕业十年。115日,学校隆重举行首届校友返校日活动,远游学子回到母校,畅叙师生情谊,共谋母校发展。当天下午,“校长请我喝杯茶”校友返校日——“十年有你,听杭科院人畅谈成长故事”举行,师生代表们欢聚一堂,谈母校变化,聊母校记忆,展校友情怀,在茶叙中书写与杭科院的点滴故事。党委书记谢列卫,校长温正胞,校党委副书记寿伟义,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校友总会会长赵悦林出席活动,18位校友代表和5位教师代表参加。 

重回山水校园,难忘师生情谊

再次回到熟悉的大学校园,校友们感慨良多,纷纷回忆起师长对自己的谆谆教诲,成长故事、青春故事、事业故事、师友故事让现场充满温情。

十年来,校园环境不断整治提升,但“爱满天下”的办学精神始终如一。商务管理学院09级学生吕方毕业十年后首次重返母校,虽然物理空间的距离从未阻断吕方与学校的联系,但他仍然对校园环境的巨大变化倍感惊讶,“校园山水建筑相得益彰,学校更像一个公园”。学前教育学院11级学生莫恩君在毕业后留在杭州从事教育工作,现在自己也是一名一级教师,“‘师爱是一棵树’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融入我的课堂内外”。学前教育12级学生任斯玥用“辛苦却又充实”来总结自己的大学生活,她时常感谢在杭科院遇到的老师“将曾经默默无闻的自己推向了优秀的道路”。艺术设计学院的蓝林晨和童婷婷在杭科院的校园中相识相恋,蓝林晨表示,除了自己的妻子,杭科院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同样是“点亮自己人生的人”。

校园里的青春记忆,不只属于学生,也属于各位老师。作为一名女教师,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杨悦梅的教育方式春风化雨,“虽然毕业了,但我们还是时常联系,见证大家成家立业,作为老师最是欣慰”。学前教育学院教师、喈喈合唱团指导老师周金元分享了合唱团的组建发展历程和同学们的发展现状,在与毕业同学们的日常交流中,师生共同训练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聆听了校友们的分享,温正胞备受感动。他表示,一届届毕业生的成长故事汇聚成学校发展的故事,同学们的成长发展离不开师长的关爱与帮助,“对学生的关心关怀不仅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更内化为了杭科院的文化价值”。他希望全体教师继续努力,把杭科院打造成“更关爱学生、更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职院校”。

蓄力第二课堂,赋能职业发展

集体活动留下了共同的回忆,第二课堂搭建起展现个性的平台,杭科院人的精神标签,之于校友依旧清晰。

创业路上难免会有困难和坎坷,每当想要放弃时,我就会想起大学三年每天坚持参加晨跑的自己。”城市建设学院09级校友毛译和12级校友张鹏不约而同地讲述了学院特色晨跑活动予以自己的精神意义,“苦硬实干,永不言弃”。

商务管理学院的朱健玮十分感谢学校丰富的社团活动,“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物联网技术学院的周红超表示,在校时的学生工作经历锻炼了他与人沟通的能力。旅游管理学院的何波在毕业几年后毅然从公司辞职选择白手起家,“是在校期间的不断尝试赋予了我勇气”。信管0902班的吴凯深有同感,校科协平台的实践锻炼让他在毕业后更加坚定地选择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汽车工程学院的李鲁伟在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工艺设计师,大学参加竞赛时研究运餐机器人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老师对作品内部布线都要求规整有序,这种工匠精神时刻提醒着我对现在的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城市建设学院09级学生王重俊和旅游管理学院19级学生向佳钰相隔十年步入杭科院的校园,但都深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在乡村振兴和街道文化工作中将“苦硬进取、惟真惟实”的作风牢记于心。

原机电工程学院院长罗晓晔分享了他在杭科院十余年的从教经历,他通过比赛覆盖全体学生、建设多个实践基地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搭建起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如今在各位校友身上看到了成果”。校团委副书记孟庆东的感言引发了全场师生的共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始终希望了解学生们多年以后的样子,感谢大家让这个问题有了答案”。

赵悦林结合同学们的分享谈了自己的感受,他表示,第二课堂为学生的成长发展积势蓄力,要鼓励同学们积极利用好学校搭建的各类平台,参加学生社团,通过辅导员和社团指导老师与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寻找学生闪光点,激发学生成长动力。 

凝聚校友力量,共创一流发展

母校是校友共同的精神纽带,校友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智能制造学院15级校友竹健和汽车工程学院12级校友孟东方在毕业后都走上了职业教育的岗位。母校给予了他们对于职业教育的信心,他们也希望能以身体力行将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作用落到实处,共同为职业教育创造更加光明的前景。

旅游管理学院的王知新通过线上连线的方式与母校师生重聚,作为杭科院最后一届广东生源毕业生,他迫切希望能与更多同行业的校友沟通交流,成为事业上共同奋斗的伙伴。智能制造学院11级校友贺旭东在毕业后从事招聘工作,他希望能以自身为榜样,搭建起校企合作的沟通桥梁,为铁路部门输送更多优秀校友人才。

现场,学工部部长、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曲海洲向校友发出邀约,希望同学们能将自己的创业经历分享给学弟学妹,为校友工作开展和母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共同助力母校在二十大的新起点上砥砺奋进。

首届高职毕业生的成长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成果,更是学校十年发展的重要侧面”。寿伟义鼓励校友们继续传承和发扬校园文化精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杭科力量”。

向上、务实、率真、坦诚、可爱,这是杭科院人该有的样子!”谢列卫对同学们培养了“生利”技能,怀揣着“利群”精神,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感到十分欣慰。他向重返母校分享自己成长故事的校友表示感谢,“过去的十年不仅是国家跨越发展的十年,也是杭科院迅速发展的十年,首批高职学子是学校创校初期的见证者和建设者,也是学校“创一流”发展的动力源泉”。谢列卫表示,学校将会进一步搭建交流平台,密切校友和母校的联系,“希望校友们持续支持母校发展,和母校携手助推‘创一流’发展,一起建功新时代”。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