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高能,杭科学子的一大波奖项又双叒叕来了!


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我校拿下四个一等奖


近日,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我校获得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的历史最佳成绩,包揽高职高专组所有竞赛题目的一等奖,一等奖总数居全国高职院校第二,省内高职院校第一。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起的级别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大学生国家一类学科竞赛之一,按照结合教学实际,着重基础、注重前沿的竞赛原则,围绕电子设计、智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产业技术,引导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此次竞赛的命题内容为电子作品的设计与应用,要求参赛选手在四天三夜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参赛作品的设计、制作、组装和调试工作。以照度可调LED台灯的竞赛选题为例,参赛同学不仅要完成系统控制电路、光照检测模块、LED恒流驱动电路的设计、焊接和调试,还要实现系统软硬件联调和台灯结构的设计制作、作品组装等一系列流程。整个竞赛过程,大家争分夺秒,43夜都奋战在赛场,总睡眠时间不超过9个小时,毛聪同学说。 

得益于同学们顽强的拼搏精神和默契的团队合作,参赛队伍顺利完成了各项比赛任务,设计作品的创新性与稳定性名列前茅,关键性能和核心指标大大超出了赛题的数据要求,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

我校高度重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赛前组织和培训指导工作,智能制造学院、物联网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多次召开赛前指导会。徐观生、葛钢锋、庄敏、胡冬生、龚大庸、徐向军、沈国泉等指导老师与参赛学生组成多支代表队全力备赛,充分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开展集训练习,在电子设计和制作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综合训练,加强学生工程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刘耀文同学回想起暑假集训的那段日子,“所有参赛选手都没有回家,在实验室里我们吃盒饭、睡地板、熬通宵,在老师的辛苦指导下我们准备了整整一个暑假。” 

领队教师徐观生表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极大考验了学生的创新协作能力、设计制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竞赛团队将不断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和竞赛质量,不断呈现更好的作品和成果。”

2021全国英语写作大赛(高职组)落幕,我校首次参赛并获佳绩


日前,由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中国职业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21全国英语写作大赛(高职组)圆满落幕,我校首次参赛并获佳绩:学前教育学院潘钰彤(指导教师陈宁红)、商务管理学院黄杰美(指导教师何小宝)喜获全国三等奖。

2010年首次创办以来,全国英语写作大赛(高职组)以科学的赛题、严谨的赛制、规范的赛程、公正的评判赢得了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师生及社会各界的认可与重视,逐步成为全国高职高专外语教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赛事之一。

为在首次参赛中取得好成绩,202012月,我校就启动并完成了校英语写作大赛,选拔出优秀选手冲击国赛。基础教学部陈宁红老师全程负责英语写作指导团队的组建工作,物联网技术学院为比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技术支持,“过去没有参加过这项比赛,大家都铆足了一股劲,通力协作配合,相信一定能够实现突破和超越。”

赛前,指导团队借助技术平台为“种子选手”开展了为期十个月的线上线下指导,系统全面地培训了商务应用文写作、议论文写作、读后感、图表作文等方面的写作知识,为参赛同学们提供了从基础知识拓展、大赛培训提升到实战演练的全方位培养和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等奖获得者潘钰彤表示,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对英语表达能力和写作基本功的要求很高,“老师们带领我们研究了一篇又一篇的写作范文,一次又一次地在练习中不断改进写作方法,她们的鼓励和支持大大增强了我们的参赛信心。”

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我校获评“优秀视频团队”

近日,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评选结果出炉,“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红绿蓝灰——垃圾分类公益视频小分队”获评“优秀视频团队”。

倡导垃圾分类容易,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落实却是一个难题,项目指导老师、商务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宋兆辉表示,同学们通过成立公益视频社会实践分队,运用大众乐于接受的短视频形式创作了《第一章:觅徳与觅得》《第二章:水果与因果》《第三章:嘘!噪音也是垃圾》三个篇章垃圾分类视频,生动传播了垃圾分类知识,广泛普及了垃圾分类的意义。视频制作完成后在富阳部分社区进行滚动播放,大力宣扬垃圾分类理念,倡导树立垃圾分类意识,还在走近垃圾分类 践行生态文明”2021富阳大学生垃圾分类主题暑期实践中荣获二等奖。

本次活动是由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共同举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优秀的实践影像和报道作品记录青年学生投身祖国建设和家乡发展的生动实践,展现青年学生党史学习和积极奋进的靓丽身影,大力宣传、充分展示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经报名审核、作品发布、网络展示、综合评审等环节,本次活动共遴选出了200个优秀单位、200支优秀报道团队、200支优秀摄影团队、200支优秀视频团队、192名优秀指导教师、189名优秀通讯员。我校选送的作品能在全国高校中脱颖而出,获得佳绩,展现了我校师生深入基层、学思悟践的优良作风,更是青年学子主动将自我成长融入祖国建设中的生动体现。

第七届杭州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我校学子斩获一等奖

12月,由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科技局、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青团杭州市委共同主办的第七届杭州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在杭州低碳科技馆落下帷幕,本届大赛以科技创新、助力“亚运”为主题,吸引了全市几十所高等院校同台角逐。我校汽车工程学院沈小易等5位同学的《智能多功能洗切封存一体机》项目斩获大赛一等奖。物联网技术学院魏彬倩等5位同学的《为电力巡航“保驾护航”——新型无人设备代》项目和曹琦等5位同学的《艾“净”干衣开拓行李箱“烘干”新时代》项目获得优秀创新奖。

今年6月,校团委就牵头启动了第七届杭州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积极发动学生申报,征集了互联网信息、机电设计、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的项目作品,共遴选出9份优秀作品上报杭州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并与浙江大学等本科院校同台竞技,最终取得优异成绩。

沈小易介绍《智能多功能洗切封存一体机》占地面积小,操作便捷、安全可靠,可实现多种功能,满足多方面生活需求,解决了洗、切、储存等一系列问题,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与效率。回忆起参赛过程,她表示,从市场调研、机器设计、材料购买、设备成型到路演准备,我们一点点打磨产品,一次次推倒重来,争取将洗切封存一体机的工艺做到极致。

“好的成绩,也离不开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团队成员曹新杰说。《智能多功能洗切封存一体机》项目团队5位同学都是第一次参加科技创新比赛,几乎都是“门外汉”。备赛几个月的时间以来,三位团队指导老师张忠伟、储明和顾雷毫无保留地答疑解惑,手把手地传授经验,亲身指导团队成员改良技术标准,不断提升一体机的工艺水平和产品性能,还为同学们在现场展示和答题方面提供了细致的分析与帮助。

“同学们在与众多本科院校的较量中脱颖而出,成绩来之不易”,储明充分肯定同学们的参赛表现,表示比赛是课堂的延伸,是培育技术创新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能不断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是打通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供稿:智能制造学院、教务处、基础教学部、团委发布时间:2021-12-16浏览次数:563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