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校长请我喝杯茶”|和台湾访学师生一起聊聊我们的“家”

 5月14日,杭科院每月一次的“校长请我喝杯茶”活动邀请到了一批特别的客人。台湾东南科技大学“创新创业体验营”访学团的师生代表和杭科院的师生一起,聊起了心中最爱的“家”。杭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处处长王强,台湾东南科技大学副校长董益吾,杭科院校党委书记谢列卫、校长许淑燕、副校长赵悦林参加了当天的喝茶活动。



    杭科院与台湾东南科技大学于2015年开始合作举办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并从2017年开始合作举办一年一届的“创新创业体验营”活动,不仅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还保持着密切的文化交流。“我们都有一个家”,海峡两岸师生说起父母、说到家庭,都很有共鸣感。

 

    家庭风俗,藏着共通的文化密码


    说起家里的风俗,同学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吃”。



    “中秋节我们会吃柚子和月饼,还会聚在一起烤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肉赏月,感受团圆佳节”,来自台湾东南科技大学的江谢诠介绍着家乡中秋的味道。


    来自信息工程学院的潘苗苗说:“我最喜欢的是元宵节,一家人一起包汤圆吃汤圆,感受家的团团圆圆,很美好。”和潘苗苗一样,工商学院龚周帆也最喜欢元宵,他的家在塘栖古镇,元宵灯会是他家乡的传统,那一天的镇上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来自教育学院的吴越最爱春节,这和她儿时的记忆不无关系。“小时候过年会放鞭炮,晚上被吵到睡不着觉,就躲在爸爸妈妈被窝里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那里还有祭祖的习俗,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说着这些,吴越满满幸福感。


    “大家习俗相似,而且都很重视亲情”,旅游学院诸雅萍原本就对旅游文化很感兴趣,听完大家的介绍后,她发现两岸风俗相差并不大,“文化的力量真强大,一道海峡能隔开空间距离,却隔不断同源文化基因的传承与生长。”

 

    父母和我,爱有那么多的表达方式


    平时羞于表达,难得聊起和父母间的小故事,同学们却滔滔不绝,说到动情处甚至有同学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吴越说有一次自己生病,妈妈几次打来电话,她却嫌妈妈啰嗦,态度生硬地拒绝了妈妈的好意,到现在,她的心中还藏着一句“对不起”。吴越还表示,不管自己成绩好不好,爸爸从来不给她压力,始终以自己为荣,“父母的宽容和信任,是对子女最大的爱。”


    中华民族性格内敛,大家都是“爱在心头口难开”。杭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处处长王强说,他每次从父母家归来,车子后备箱都塞着满满的家乡特产,“用美食喂胖你就是父母无声的示爱”。


    “善意谎言”则最为通用。诸雅萍参加技能大赛期间三餐不定、经常熬夜,但父母来电话,她总是说自己吃得好、睡得早。在场的老师们,也总怕自己的父母不舍得吃穿,父母询问价格时,总是自动给买的东西打个大大的“折扣”。小小的谎言里藏着大大的爱。


    陪伴是另一种形式的爱。谢列卫书记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如何陪伴父母的故事,也分享了自己对于“孝”、“顺”两个字的理解。他提醒大家:“小时候父母陪我们,长大了我们陪父母,大家一旦出门在外,陪伴父母的时间就不多了,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



   台湾东南科技大学副校长董益吾儿时最崇拜父亲,特别是父亲的“义气”和“守信”对他影响颇深。“父亲14岁到台湾,没有亲戚相助,全靠自己在台湾扎根”,董益吾说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有益的教育观念,“关注子女是所有中国人的传统,但是父母的关注和帮助应该是有限度的,要让孩子体会奋斗的乐趣,成果来之不易,大家才会倍感珍惜。”


    继承良好家风,把父母教导牢记于心,这是对父母的另一种爱。

 

    “小家”“大家”,我们有一样的底色


    交友软件是否屏蔽父母、家庭沟通的方式与技巧、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分工……关于“家”,海峡两岸的师生们有源源不断的话题,现场也不断激起共鸣。

 



    “和台湾来的老师和同学在一起聊天很轻松,”来自艺术设计学院的潘维维说,听了老师们“过来人”的经验,和自己同龄人“现在时”的感受,“觉得大家心意相通,都希望家庭幸福,都相信幸福来自奋斗和经营。”


    长期在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处工作的王强曾经参加过很多两岸交流活动,在这次“喝杯茶”活动中王强分享了他的“小家”经历,也分享了他对祖国“大家”的看法,“大家语言相通,思维模式相同,不管身处台湾还是大陆,中华民族的底色是一样的。我们无需‘统一’,因为祖国大家从未‘分开’过” 。


    “我们身处在不同的‘家’,父母小家是家、寝室是家、班级是家、学校是家、祖国两岸也是一个‘家’。”许淑燕校长总结说:“但凡是家,‘理解’是一切的基础,大家要多交流、多表达,让家更温暖。”

 





供稿:教务处发布时间:2022-01-02浏览次数:647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