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能力导向;实习改革;多元评价;智慧管理
一、实施背景
接轨国家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教育数字化改革等文件精神,依托浙江省教育厅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创新试点项目实习质量评估系统和浙江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单项试点项目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学生实习评价改革,创建了岗位实习智慧评价平台,开发了岗位实习评价指标体系,从传统学业评价向能力评价转型,强化企业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评价等方面对高职学生实习评价进行改革,形成了可复制的改革案例。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打造智慧化实习管理平台
科学设计数字化实习评价改革框架,开展实习管理制度、实习评价标准、实习评价模式、实习管理平台、实习评价结果等方面的改革。秉持应用导向、AI赋能、数聚价值的建设理念,构建了基于数据中台的“智慧实习管理大脑”(见图1-1)。
图1-1 智慧实习管理云平台基本功能图
通过建立“覆盖全校、统一标准、上下联动”的实习信息资源大数据,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伴随式的数据采集。通过完善实习数据标准规范,促进实习数据分级分层有效共享,实现对学生实习数据的全局性即时分析、实习数据的精准治理与实习教育价值的深度挖掘,形成了实习评价智能决策、实习评价管理机制创新和“校企生”多元协同的实习评价管理的教育样态。
(二)破难:开发实习评价指标体系
参照国家顶岗实习标准,校企共同开发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在习讯云智慧管理平台上构建学生自评、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三方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表2),形成了实习任务与实习标准相结合、实习过程与能力水平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阶段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企业评价和学校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岗位评价指标体系指向岗位任务的核心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突出成果导向,包括学生顶岗实习主要从事和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经历,达到企业的岗位技能标准,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反映学生实习期间的主要工作成果、获奖、取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
(三)实践:探索实习岗位多元评价方法
学校在工业机器人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等9个专业中开展实习评价改革试点。在习讯云智慧管理平台,专业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一级、二级指标,实习画像等的考评和数据采集;企业指导师傅评价一级指标包含基本规范、实习过程管理、能力水平等方面,二级指标包含工作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充分发挥实习管理平台的智慧便捷功能,整个评价过程在手机、电脑端操作即可完成,完善评价的取证方式。
三、成果成效
实践证明评价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职业能力。企业认为评价操作方法简单,能够直观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数字赋能、标准引领、能力导向、多维融合”的岗位实习评价改革》案例入选了教育部综合改革司《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汇编(第四辑)》(省内唯一);实习管理数字化改革案例在《中国教育报》报道(见图1-2),并被教育部领导在2023年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上推广。
图1-2 中国教育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