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详细

优秀典型案例7 | 立足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关键词:智能制造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一、实施背景

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指导意见,学校立足高水平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分析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短板,以打造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核心,画好“三四五”培养路线图,即三层结构、四方资源、五项能力,聚焦专业技能,坚持创新之路,全力构建政治素质硬、师德师风好、团队结构优、产教创新特、专技水平高的教学创新团队,为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师资支撑。

二、主要做法

(一)画好“路线图”,创新教师培育机制

学院以培养行业专家、教学名师、技术大师、技能名匠为目标,画好师资建设“路线图”。建立“专业领军人才-校企双带头人-专兼职教师”三层级师资梯队,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资源,积极选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全国技能大师等行业领军人才担任导师,采取“分层分类”培养模式,通过名师讲堂、师徒结对等形式提升教师素养,通过企业挂职、培训交流等方式锤炼提升教师“教学-实践-科研-服务-文化传承”五大能力,通过完善高层次人才管理、考核分配方案等制度营造良好的教师成长环境,创新了具有特色的“三四五”师资培育机制(见图7-1)。


7-1“三四五”师资培育机制


(二)聚焦“专业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聚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汽车模具设计、汽车模具制造以及制造产线运维等相关岗位群为切入点,职业标准为导向,岗课融通,构建“平台共享、核心分立(设计、制造、运维等)、拓展互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主动适应智能制造产业链的新业态,研制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国家教学资源库,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通过举办课程思政培训会、推出示范课等形式引导教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切实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明确以赛促能、以赛促教的双重任务,制定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执行一专一赛、一师一赛,依托承办各类培训和大赛的时机,让教师沉浸式体验式学习,实战案例反哺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


(三)坚持“创新路”,融入多元平台项目

依托国家级省级汽车模具及零部件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现场工程师项目等平台,组建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等为方向的科教创新团队,与友成模具、吉利汽车等行业头部、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共建共研“产教科融合”项目,实施“推师入企”开展科研攻关,针对汽车零部件的全生命周期领域,授权发明专利并实施成果转化,为企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助力产业升级,培养科研尖兵,打造有行业影响力优秀师资团队。

三、成果成效

团队水平提高,专业群教师团队获得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首批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团队和首批中高职一体化创新团队(省内前三);培育国家级名师1名,引育国家万人计划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技术能手7人。选聘全国劳模王荣栋、国家技能大师吴玉泉等兼职教师100名,培养师生获省市级工匠10人。专技能力增强,团队教师获省教学优秀案例特等奖、省高职“互联网+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9项、省级教学技能大赛9项。产科教创融汇加深,建成国家级和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各1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共建院士工作站2个;教师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科研项目8项,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1项;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供稿:发规处发布时间:2024-04-09浏览次数:150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