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学社举行劳动节主题读书活动

 “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我们自己……”4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马克思主义学院传出了嘹亮的歌声。伴随着浑厚的《八小时之歌》合唱,青马学社的劳动节主题读书活动正在如火如荼举行。

 “大家知道五一劳动节是怎么来的吗?”面对这样的提问,同学们瞬间陷入沉默,沉思片刻后踊跃抢答,“中国的传统节日”“纪念劳动者”“促进消费”等回答引得同学们开怀大笑。随后,主讲人陈转向同学们讲述《八小时之歌》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伴随着陈转的娓娓道来,无产阶级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史在教室的银屏上浮现。他总结说,五一劳动节是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才获得的胜利,是一部悲壮的劳工斗争史。

在陈转的领读下,同学们一起朗读了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和蔡元培的《劳工神圣》片段。在读到“我们要认识自己劳工的价值,劳工神圣”“世界上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能工作的人,方才有高尚的人格,方才不负此生”等片段时,全场同学不由得挺直腰板、提高音量,嘹亮的读书声回荡在教室。建工2311班侯博康同学感慨道:“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五一假期背后,竟还有这样曲折壮阔的斗争史与发展史,我们在欢庆劳动节的时候,更应该铭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斗争。”

社团指导老师邹烨、赵海颖和张欣然参加主题读书活动。张欣然老师被现场氛围感染,同社团同学们一起合唱《八小时之歌》。她说,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的重要途径。她勉励同学们要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念,积极参加劳动教育,锻炼劳动本领,培养劳动精神,实现全面发展。赵海颖老师说,读书应该远不止于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希望同学们能够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多读书、读好书,真正做到发自内心地热爱读书。

本次主题读书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劳动的认识,增强了劳动意识,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继续传承和发扬无产阶级的劳动精神,在劳动中收获快乐与智慧,以实际行动迎接“五一”劳动者自己的节日。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4-04-28浏览次数:70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