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由浙江省总会计师协会、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主办、杭州高新区(滨江)财政局承办的数据资产标准宣贯实施暨《数据资产财务登记业务指南》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我校新制造培训学院院长徐永刚作为专家,受邀参加会议。协会常务副会长、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俞乐平主持会议。
“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要素流通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至10000亿元。数据广泛渗透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数据资产时代已然来临。数据作为资产进行管理愈显重要,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亟须加快数据资产化进程。
会上,省财政厅资产处副处长潘朝晖作软件资产与数据资产的主题报告,探讨数据和软件的关系,指出标准先行引领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搭建开放开源的数据资产治理实验平台,发挥政府力量和国有资产的引导作用,激活市场生态,释放数据价值。
省质科院高级工程师宋丽红对《数据资产确认工作指南》省级地方标准进行解读宣贯,对标准制定背景、解决的问题和主要内容进行介绍。该标准是国内首个数据资产确认标准,将数据资源转化为数据资产,为数据资产入账、入表提供了坚实基础,填补该领域标准空白,也是对《数据二十条》提出在浙江先行先试的具体落实。
浙江金投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产业投资部总经理施祎贝分享了规范数据资产登记、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的心得体会;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研院战略与发展专家张一泓就数据资产提出了“四步卓越”价值化体系探索建议;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晓丰从标准应用角度出发,阐述标准对助力“区块链+”产业生态发展的重要作用;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专家昌文婷从科技方向分享技术信任的可信数据流通情况。
在《数据资产财务登记业务指南》团体标准研讨环节,标准起草单位代表介绍了标准前期研制情况,专家和参会代表就数据资产财务登记内容、登记流程、登记平台要求等展开交流研讨,提出许多宝贵意见。该标准是数据资产登记体系框架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数据资产确认省级标准化试点工作实践基础上总结提炼有关做法,适用于组织对数据资产进行财务登记管理,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将为后续研制数据资产产权登记与交易登记提供基础支撑。
下一步,起草单位将根据专家组意见,在浙江省财政厅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内容,提升标准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构建更为全面的数据资产登记体系,以标准建设先行推动数据资产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助力数据要素流通市场体系建设。
浙江省财政厅资产处、浙江省财政票据中心、浙江省总会计师协会、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杭州高新区(滨江)财政局、杭钢集团、浙江金投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市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浙江省财务开发公司、省国贸集团、省机场集团、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相关代表和来自于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专家学者以及协会会员、标准化专委会成员共8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