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舞龙腾庆新岁,海上丝路传佳音。1月17日,我校2024级马来西亚留学生结业典礼暨中马重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高桥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党委书记范朝辉,党委委员、副校长潘建峰,杭州市教育局高等教育处(交流合作处)处长潘长青,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吉利控股(马来西亚)首席执行官魏梅,马来西亚苏丹阿兹兰沙理工学院(PSAS)校长穆罕默德·祖克里,马来西亚技术协会(TAM)副总裁王盛强,亚洲人才交流有限公司(GTEX ASIA)首席执行官李坤憑,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职业教育工委会学术副主任王晓斐,物产中大元通汽车有限公司总监郑培锋,及来自吉利控股(马来西亚)、苏丹米赞扎纳阿比丁理工学院(PSMZA)、翁库欧玛理工学院(PUO)的相关领导和代表出席。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汽车工程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全体教师,2024级马来西亚全体留学生参加。
范朝辉代表学校对杭州市教育局高等教育处(交流合作处)、吉利控股(马来西亚)和马来西亚代表团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对全体留学生致以最诚挚的祝贺。他希望,通过校校企密切协作,将“马来西亚国家汽车人才培养——丝路学院”打造成为产教深度融合出海的示范性项目。范朝辉高度赞扬了马来西亚留学生在完成学业过程中所展现的坚定信念和付出的不懈努力,他深情寄语留学生,“作为‘中马新能源汽车丝路青年交换项目’的第一届学生,要铭记杭科院‘德业兼修,知行合一’的校训,成为推动马来西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中马文化交流的桥梁和友谊使者”!
潘长青向顺利完成学业的留学生致以衷心的祝贺。他指出,杭州作为中国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璀璨明珠与前沿阵地,始终将对外交流与合作视为重要使命,积极探索多元国际化路径。潘长青强调,站在中马建交50周年的新起点上,杭科院要继续巩固与马来西亚深厚的合作根基,不断拓展合作渠道,更加精准地对标马来西亚人才培养需求,精心设计培训课程体系,精细落实各项教学工作,全方位打造中马教育合作卓越典范平台,持续为马来西亚培养高素质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
魏梅在致辞中指出,“产业出海,人才先行”,吉利马来西亚AHTV汽车高科技谷建设,作为中马两国围绕汽车产业展开的跨国合作项目,为培养马来西亚高素质职业人才提供了广阔平台。吉利集团将始终坚持“教随产出、产教同行”,与两国院校携手推动中马两地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提升汽车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穆罕默德·祖克里向杭科院对马来西亚留学生的精心培养和对全体教职工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勉励留学生同学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勇于面对挑战。他表示,学生们在中国接触了诸多新兴技术,亲眼目睹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进程,这些经历不仅深化了学生的技术知识,更拓展了他们全球化视角。“中马双方应持续扩大并深化交流合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活动现场举行了中马重要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潘建峰代表学校与苏丹阿兹兰莎理工学院校长穆罕默德·祖克里和吉利人力资源总监毕国歌共同签署“马来西亚国家汽车人才培养——丝路学院”合作意向书,并分别与苏丹阿兹兰莎理工学院副校长娜兹拉图·胡达、苏丹米赞扎纳阿比丁理工学院副校长穆罕默德·哈菲兹尔、翁库欧玛理工学院代表诺尔·法兹琳达签署了校校合作意向书。
结业典礼上,苏丹阿兹兰沙理工学院学生法汉(FARHAN)、苏丹米赞扎纳阿比丁理工学院学生丹月(DANIAL)和翁库欧玛理工学院学生丫丫(YAYA)分别作为代表发言,分享了他们在杭科院度过的美好学习时光和生活经历,并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张朝山
物产中大元通汽车二手车评估公司总监郑培锋
为2024级马来西亚留学生颁发结业证书和技能认证证书
典礼在21位马来西亚留学生带来的书法、绘画、剪纸、中国功夫等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成果展示中落下帷幕。
“中马新能源汽车丝路青年交换项目”是我校在职教出海方面的具体实践,对推动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助力中国标准走出国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学校将在“中马新能源汽车丝路青年交换项目”和“马来西亚国家汽车人才培养——丝路学院”合作项目基础上,持续构建高质量“一带一路”产教融合出海机制,进一步推动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国际化发展,提升产教融合出海落地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