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2022级应电2202班同学谭王毅、夏毓轶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撰写的《基于LGT8F328P的的迷你莱罗三角自平衡装置》一文被国家级刊物《无线电》杂志录用,并于2024年第11期刊登。
《基于LGT8F328P的的迷你莱罗三角自平衡装置》一文主要记录了两位同学在校本课程《电子产品创新设计》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所学知识和技术制作的一件创意自平衡机械装置。
该装置运用了课程中所学的编程技术,电子电路设计技术,和3D打印技术,以莱洛三角作为装置外轮廓,通过3D打印技术建模设计外壳与固定环,采用模块化思想对电子硬件进行集成设计,根据角动量平衡特性,通过编程技术对微控制器进行编程,驱动加速度传感器和FOC无刷电机,并辅以PID控制算法。通过微控制器内部的计算来控制该装置上电后自动起摆并保持平衡,在参数调节得当情况下具有较好的抗干能力和鲁棒性。
《无线电》杂志于1955年创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是国内电子及无线电通信类报刊中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知名科普杂志,累计发行量超过3亿册,现为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创客实体杂志。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中国优秀科普期刊目录。
创作感悟
谭王毅:大二上半年,我就跟着老师开始做一些类似的小项目,开始觉得把一个整体项目坐下来会很难,也跟不太上,但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我发现这个做项目的过程很有趣,每个项目和作品的完成都会带给我成就感,也让我拥有了继续学习创客的动力,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当我第一次参加作品制作时,由于我接触的时间不长,掌握的技能不是很多,在团队中我感觉自己帮不上什么忙,也因此感到失落过,但后来从中学到了一些技能,慢慢地承担一些较为简单的任务,并发挥自己长处——记录和写作,也找到了自己在团队中的意义。通过一次次的学习和创作,我得到了锻炼,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价值。“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河之流也。”感谢在我学习过程中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们,没有你们的带领,我很难学到这么多东西,甚至不会对创客感兴趣;也感谢我的团队成员,没有互相协作,我很难在小团队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总之,我的创客的“旅途”虽短,但我没有错过沿途的风景!
夏毓轶:我在大一就加入了物联网的电子社团。在社团的课程中度过了一段充满挑战和乐趣的时光,在学完学院的一些例如单片机应用技术和编程技术基础等专业课程后,在电子产品创新设计这门课上从最初的创意设想到实际动手制作,我逐渐认识到创客精神的实质:创新、实践和共享。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们逐渐学习了各种工具和软件,从基础的硬件搭建到作品的完成。在制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从失败中汲取经验。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每一次的成功都让我感到无比满足。最终的作品不仅是我个人的创意结晶,也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在眼前呈现出来,那种成就感无以言表。同时也很感谢老师们的教导,他们总是能够耐心解答我们的疑惑,提供实用的建议。电子产品创新设计这门课程的互动性也很强,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发挥,与同伴交流想法,共同学习进步。总的来说,类似电子产品创新设计的创客学习课程为我打开了全新的大门,让我体验到了创新和创造的乐趣。每一段回忆都是珍贵的宝藏,永远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