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4日 《杭州日报》 A16 教育新闻版
聚焦高职改革
杭州科职院每年招生400人的学前教育专业 今后将细分专业方向 增加国际合作办学 |
文/通讯员 戴雯 林露露 记者 方秀芬
摄/沈瑾薇
今年,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将面向杭州市余杭、萧山、富阳三区和临安、桐庐、建德、淳安四县(市)招收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类专科)幼儿园教师定向培养生100人,其中文科65人,理科35人,在今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三批提前批录取。除了定向生外,该专业还面向普高、中职招近300人。
这是该校第4年实行定向培养招生。杭科院的学前教育专业口碑很好,吸引了不少高分考生,有的甚至上了本科分数线;这个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也很吸引眼球,学心理学、教育学,玩幼儿游戏、学唱歌、弹钢琴、练舞蹈、做手工,还常下幼儿园见习实习……学业特别忙碌,笑容却特别多。
●样本——
学前教育怎么学?
阳光、自信、有爱
高凯,杭科院大二男生,是学前教育专业班上的“大熊猫” 。“我们班一共48个人,只有4个男生。但我觉得男孩子当幼儿教师挺好的,我的父母也很支持我的选择。”
跟活泼、细心的女同学相比,高凯并不觉得自己缺乏当好幼儿教师的资本:“幼儿老师该有的技能我都能学好,我还有体力上的优势。”
不过高凯的女同学们倒并不羡慕他的“优势”,虽然毕业后男幼儿老师肯定会显得“稀缺又抢手”。通常大家都会认为幼儿园女老师多,温柔有余而阳刚不足,“那我们就多培养开朗阳光的女汉子”,杭科院教育学院院长蔡樟清笑呵呵地说,“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要阳光、自信、有爱,这是当好幼儿教师的性格基础。”
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很忙碌,不但要学习各种技能才艺,还要参加各种活动,爱心支教、社区服务、养花种草……在充实快乐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对真善美的感悟。大二女生夏哲婷打趣说:“闲暇时间其实不多,可以说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一句话惹得其他同学哈哈大笑。
●延伸——
践行师爱文化 注重专业技能 提升综合素养
杭科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尽管才开办3年,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脉,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创办于1916年的浙江省严州师范学校(原省立第九师范)和1928年由陶行知先生参与指导创办的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
该院党总支书记钱世凤介绍说,学院秉承了陶行知先生“学做真人、教人求真”的教育思想,在师生中强调“师爱文化”的传承和培育,“学院要关爱老师,帮助老师成长,老师要通过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幼儿教师的职业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团队意识,学院为学生免费定制了职业装,这成为了教育学院学生的“形象特征”。女生赵璐说,一穿上职业装自己就会更自觉自律,“觉得大家的眼睛都会看着你”。
当谈到专科学生与本科学生之间的差异时,教育学院院长蔡樟清说,“与本科学生相比,有一年的时间差,的确很考验人。但实践证明,我们能做好。”学院的做法是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注重实践能力训练和综合素养提升,充分调动学生内驱力。除了完成相关课程学习之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还必须通过语言、音乐、美术、舞蹈、体育、信息技术、保育、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等8大专业技能的达标考核。
“我们不仅要学会读绘本,还要学习画绘本,更重要的是要能创编绘本。”通过单招单考进入杭科院的李仁童说,高中她就有较多的证书,比如教师资格证、钢琴等级证书等,但进入大学后,还是要恶补各种知识和技能。
蔡樟清介绍说,教育学院与杭州城区及周边三区四县(市)的52家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们住在幼儿园完成见习、实习,“在学校老师和幼儿园老师的双重指导下,实打实顶岗练兵,学到的那都是真本领。”
从事了16年师范教育的李丰意老师说:“与本科生比,我们的学生在自律性上还有些欠缺,但我们的学生一届比一届好,我们会努力把差距缩小。”
输送农村幼教 利用农村资源 促进均衡发展
随着近些年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也不少。但是本科生毕业后较少会选择到农村任教,这使得农村的优质教师资源十分稀缺。为缓解农村幼教师资匮乏问题,杭科院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顺势推出了“定向生”培养项目,不仅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更是能够为农村幼儿园输送优质师资,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带头人陈亚青介绍说,现在的幼儿园日常教学多以主题来展开,比如城市幼儿园有以气象站为主题,那么老师可能会带领孩子们去观察气象站,但是农村的幼儿园没有气象站可以观察,这就需要老师充分运用自然资源,比如朝霞、晚霞、月晕等等。“能否做到思路散发,能否充分运用广泛的自然资源,可以反映一个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农村幼儿教师就应具备充分运用农村当地的自然资源的能力,具备将课程文本转变为适应当地的实用教材的能力。”
在对定向生的教育中,学院就强调了这一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开动脑筋利用稻草、竹子、野草、毛线、布料、废弃袜子等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创设独特的幼儿园环境,还让学生返乡收集、改编当地民间游戏,积累教学素材。“培养优质农村幼教师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公益,这也是学院的社会责任。”钱世凤表示。
顺应市场需求 细分专业方向 探索国际合作
为做好专业建设,教育学院花大力气做了市场调研,调研发现,普通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尽管学得较全面,但不是属于某一领域“专”的人才,而如果一位老师本身就在某一艺术方面有较深造诣的话,不仅会在艺术教学活动中有所长,还能在幼儿园各类艺术活动的组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计划今年招收一个班的学生,着重对他们进行艺术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幼儿园的需求。”蔡樟清说,为了更好地符合市场需求,教育学院正在向上级部门报批,将学前教育专业细分出专业方向,其中包括学前教育儿童艺术指导方向。
为顺应社会需求,学院还在积极探索国际合作项目。其中,与新西兰的合作办学将会引进新西兰的优质师资和教学资源,学生和老师都有机会到新西兰深造,学习国际一流的学前教育知识和技能。
此外,蔡樟清还在考虑0-3岁的学前教育问题, “现在社会上的早教机构良莠不齐,多数早教机构老师都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如果有可能,我们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开设0-3岁教养方向。”
媒体链接: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html/2015-04/24/content_1945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