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请我喝杯茶”迎来第41期:师生共话“健康教育”


    6月18日,第41期“校长请我喝杯茶”如期举行。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本次“喝茶活动以“健康校园、健康生活”为主题,校党委书记谢列卫、副校长寿伟义、富阳区疾控中心副主任李欢龙与师生代表一起为学校的“健康教育”出谋划策。


    关注疫情,培养健康好习惯


    北京新发地疫情重现,特邀嘉宾李欢龙老师刚落座,师生们就开始打听起疫情发展的最新情况。北京疫情是如何传播的,对浙江省有什么新影响,口罩还要不要戴,海鲜能否安心吃……李欢龙为同学们带来了详细的专家解读。“疫情让我们对健康更重视了,我们今天的话题很有意义,”李欢龙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防控意识和学校的健康教育意识,“防疫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同学们的生活习惯”。




    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的基础。说起健康生活,老师同学都打开了话匣子,盘点起生活中不利于健康的坏习惯。机电工程学院刘龙强同学是校学生会生活部负责人,他对外卖现象最为担忧。疫情期间同学们不能出门换口味,外卖数量就明显增多。学校在西大门增设了外卖领取点,经常有同学“姗姗来迟”,过一、两个小时才来取自己的外卖单。“天气热了,外卖食品在室外放那么久,很容易滋生细菌。何况外卖食品本身的卫生监管问题就令人担忧。”


    刘龙强的话引起了公共事务管理处副处长郑龙和医务室陈小群医生的共鸣,他们介绍了疫情期间学生的就医情况,“疫情以来我们对学生就医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天气转热之后同学们腹泻的比例大大增加了,这和外卖不无关系”。




    “考虑到安全,我们还是希望同学们尽量食堂用餐。”后勤公司总经理韩张尧为食堂打起“广告”:食堂保证同学们能一人一桌,并日日消杀,碗筷严格消毒,定期抽检,“堂食可能不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就餐方式,但是绝对是相对更安全的选择。”


    “疫情期间大家想要丰富一下口味,很能理解,但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谢列卫鼓励学生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和学校职能部门一起,对学校周边的外卖商家进行监管,确保自身的饮食安全,“食堂也要不断丰富菜品,让同学们经常能‘尝鲜’”。


    加强自律,健康才有最大“安全感”


    教育学院童凯昕和工商学院陈雨琦分享了自己疫情期间特殊的校内经历。




    童凯昕因为肠胃炎出现了体温异常,学院老师快速送她就医,并帮她细心准备隔离所需的随身物品,专业老师事后还帮她单独补了课。“我被测出体温异常之后没几分钟,室友们就打来电话说自己被留观了,学校的反应简直神速!”


    陈雨琦是班级的测温员,在发现同学体温异常后,学院、医务室纷纷赶来,她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放心,有我们在!”,“真遇到有同学发烧,还是会不知所措,但是学校给了我们最大的安全感!”


    “我们要谢谢同学们的理解,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校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寿伟义表示,疫情给大家上了重要的一课,同学们比以前更注重健康,“大家加强锻炼、提高免疫、注重生活的细节,才是人生最大的‘安全感’,是一辈子的宝贵财富”。


    校园生活,健康教育不能缺位


    “疫情以来,同学们外卖多快递多,垃圾增量明显。”垃圾分类这件事,成为喝茶现场的焦点话题之一,浙大新宇周斌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学校现在的垃圾处理情况。“垃圾分类看似小事,但和细菌传播、公共环境息息相关,是同学们健康生活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城市建设学院赵子阳觉得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和推行健康生活理念一样,关键要靠师生们增强意识,加强自律。“我们有学习计划、健身计划,学校推行垃圾分类也应该有个整体计划,要有赏罚机制,坚持下来一定能打造出干净、整洁的校园。”


    “垃圾分类是个系统工程,要各个单位、每个个人联合行动。”寿伟义表示,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计划已经开始起草,不久就要正式启动,减少总量和精准分类将是其中关键。“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巨大,垃圾分类不是国家的事、学校的事,而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是影响我们健康的大事。”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给了我很多新启示。”谢列卫对师生的思考表示充分认同。他表示,学校将进一步研究,打造和构建好学校公共卫生预防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引导师生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健康生活、健康校园是我们生活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健康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学校有责任做好健康教育,为同学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供稿: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0-06-19浏览次数:494
上一篇:下一篇: